2023年儿童用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来源: 中研研究院 2023-08-29 11:03:25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落地,儿童医疗需求不断高涨,诊疗人次以每年400万~500万人次递增,占全国门诊总量10%以上。同时,儿童药市场不断迎来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撑,市场增长驱动力明确。

我国儿童药以颗粒剂、片剂、口服溶液为主,刻痕片、吸入剂、咀嚼剂、贴剂等更适合儿童 用剂型缺乏。不同体重儿童用药剂量不同,而我国超过90%产品只有1个规格,规格少。我国儿童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用药等 普药为主,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特药较少。


(资料图片)

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用药清单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制定的《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发布。加上此前发布的三批清单的105个品种,我国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所含品种达到129个。清单的发布有利于进一步做好保障儿童用药工作,促进儿童适宜品种、剂型、规格的研发创制和申报审评,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儿童用药保障工作。国家药监部门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对企业儿童药物研发指导力度,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至今年5月底,共制定发布17个儿童用药相关指导原则;2019年至2022年,共有158个儿童药物获批上市,今年上半年有38个儿童用药品种获批上市。

第四批儿童用药清单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突出临床用药需求。清单中绝大多数药品国内暂无通用名上市,有助于填补国内用药空白;

二是贴近儿童用药特点。多为口服溶液剂、鼻用散剂等低龄儿童适宜剂型,且同品种下规格更为丰富,能更好匹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用药需求;

三是关注罕见病患者群体。经多部门组织专家遴选论证,听取临床一线意见,遴选药品中包括了部分罕见病用药;

四是兼顾企业研发积极性。清单遴选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论证等方式综合评估了品种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儿童用药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

2023年儿童用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我国儿童人群数量大,但我国儿童用药研发、儿科临床试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发展空间巨大。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根据本国特色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儿童用药研发和儿科临床试验的发展。可借鉴国外先进的政策理念,给予致力于儿童用药研发的药品研发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鼓励和支持,组建专家委员会提供专业咨询以提高临床试验能力,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努力分析儿童用药需求引导药品研发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研究。

随着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儿童用药。品牌开始注重线上销售渠道的建设,通过各种平台和社交媒体增加品牌曝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总的来说,中国儿童用药行业品牌发展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儿童患病率和就诊率呈上升趋势。根据卫健委数据,0-1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与就诊率均有所上升,从而带动儿童药需求持续提升。

其中0-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由2008年的17.4‰提升至2018年的22‰;5-1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由2008年的7.7‰提升至2018年的13.1‰。0-4 岁儿童两周就诊率由2008年的24.8‰提升至2018年的24.9‰;5-14岁儿童两周就诊率由2008年的9.1‰提升至2018年的11.9‰。

另外,我国儿童药存在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特药少的“四少”局面。根据米内网数据,截至2022年5月我国获得批文的产品数约1.84万 个,其中儿童药约930个,占比5%,品种少。

未来发展展望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研发儿童专用剂型和规格,对具有临床试验数据支持的儿童用药注册申请,给予加快审评。与此同时,国家研究调整儿童用药的价格管理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考虑将儿童专用药品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提升儿童药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利好政策的落实,未来儿童用药市场规模有望呈爆发性增长。

目前儿童用药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对中国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儿童用药行业发展状况、竞争替代产品、发展趋势、新产品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儿童用药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

儿童用药行业报告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请点击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儿童用药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