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纸尿裤品牌崛起 纸尿裤市场竞争格局及行业供需分析
本土纸尿裤品牌崛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纸尿裤曾是中国游客赴日“爆买”的商品之一,但目前其定位正发生变化。据日媒报道,日本品牌纸尿裤跌落神坛,中国消费者重视性价比,本土品牌崛起中国纸尿裤市场正迎来转机。原本以日本为首的外国纸尿裤品牌曾被中国家长们疯狂追捧,但随着中国人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更加注重性价比,逐渐把目光投向本土品牌。在今年618电商大促销中,中国品牌因价格便宜而表现出色。而纸尿裤单价被拉低也令走高端路线的日本品牌被迫卷入竞争。现下,中国纸尿裤品牌存在感大增,甚至开始进军海外市场。
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期,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渐形成,同时婴儿纸尿裤市场开始起步;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健康、卫生、方便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开始逐渐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成人失禁用品开始出现;2010年至今,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高质量、大品牌、多功能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纸尿裤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纸尿裤市场的整体格局是:婴儿纸尿裤中,跨国公司品牌(帮宝适、好奇、妙而舒、大王、尤妮佳、妈咪宝贝等)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市场;而国产品牌(安儿乐、雀氏、茵茵、爹地宝贝、露安适等)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市场,其中部分品牌在一、二线市场也有着较好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目前,中国纸尿裤市场还在迅速发展中,品牌非常多。除了帮宝适,很多日系品牌也开始进入,同时本土的品牌的迭代也在加速。国产品牌是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单个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可能还不大,但它们叠加在一起,就不容忽视,未来国产品牌上升的势头还会持续。
英国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宝洁、金伯利·克拉克、大王造纸等外国品牌的中国市场占有率仍稳居前列,但碧芭宝贝、babycare等中国本土品牌的增长引人注目。有种观点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爱国心强的一代中国人已成长为父母,对海外品牌的青睐逐渐淡化。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纸尿裤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纸尿裤行业供需分析
2022 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今年新生婴儿估计在800万左右。出生率下降、新生儿减少,婴儿纸尿裤无疑最受影响。
需求端:出生率下降,母婴需求消费升级,步入存量竞争市场,同时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逻辑发生转变,纸尿裤本质为一次性卫生用品,消费者选择产品时更关注产品本身,追求质量和性价比。
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国货越发受欢迎。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在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而且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也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教育程度的提升,人们对于商品品质和品牌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更加重视品牌本身的价值。
供给端:代工模式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具备全产业链资源的企业未来会推进综合成本优化,占据竞争优势;此外,随着消费需求转变,产品力将是品牌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应注重研发技术革新,同时兼顾品牌体系的打造,技术和品牌双轮驱动,引领行业发展。
纸尿裤产品在消费者精细化育儿需求的推动下,从使用人群、场景、以及主打性能等方面更加细分,纸尿裤品牌朝着多方位差异化竞争布局,极大增加了品牌发展及扩张空间。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成人纸尿裤市场涌现出新的发展契机。众多企业涌入成人纸尿裤市场。从市场份额看,虽然当前成人纸尿裤远低于婴儿纸尿裤,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不断增强的老年消费能力成为纸尿裤市场中不可忽略的力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纸尿裤行业研究报告就是为了解行情、分析环境提供依据,是企业了解市场和把握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辅助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报告根据纸尿裤行业监测统计数据指标体系,研究一定时期内中国纸尿裤行业现状、变化及趋势。纸尿裤报告有助于企业及投资者洞察中国纸尿裤行业市场供需行为,评估中国纸尿裤行业投资价值,为相关企业提供第三方的决策支持。
想要了解更多纸尿裤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纸尿裤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