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问题成监管焦点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7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8.21亿单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7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8.21亿单 环比上升7.6%
(资料图)
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7月31日,全国共有32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97.6万本、车辆运输证250.4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2%、2.9%。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7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8.21亿单,环比上升7.6%。
网约车平台公司密集被约谈
近期网约车平台在全国多个地区屡遭约谈,约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定价问题、合规问题等方面。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自7月以来,已有交通运输部以及至少7个城市的相关部门约谈网约车平台公司。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7月26日上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阳光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
约谈要求,针对维护司机合法权益,要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合理制定运营规则,加强与司机群体的沟通协商,落实落细降低过高抽成比例民生实事要求;针对网约车合规化,要求严把司机和车辆注册关,加快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和车辆,聚合平台公司要严格核验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许可资质,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对驾驶员和车辆有关许可严格核验把关,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合规问题成监管焦点
事关民生,合规是网约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上述约谈中,监管部门也都提及了网约车平台合规问题。
网约车合规率是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也就是俗称的“双证齐全”的司机,合规率一直被看作网约车行业规范化的关键数据。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共有31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5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79万本、车辆运输证243.4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7%、3.3%。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6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63亿单,环比上升3.7%。
其中,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享道出行,为93.9%;最低的是花小猪出行,仅43.1%。网约车头部企业滴滴出行的合规率也仅有65.2%。
上海市交通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共受理网约车平台投诉近3000件,环比上升37.12%。“服务质量”投诉位居网约车平台投诉之首,占投诉总量的24.32%,环比上升2.42%。
此外,在近期各地对网约车平台的约谈中,都提及了“聚合平台”。
近年来,高德、美团等陆续推出网约车聚合平台,带领一众中小型网约车平台入场。网约车聚合平台是典型的轻资产运营,以“一键全网叫车”整合了出行需求、匹配运力供给。
去年7月,交通运输部首次公布我国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订单数据,2022年7月,网约车聚合平台订单量约1.53亿个,占同期网约车总订单量的22%;今年4月,网约车聚合平台订单量达1.96亿个,占同期网约车总订单量的比例升至27.8%。
网约车聚合平台正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但其合规问题不容小觑,甚至危及乘客生命的事件也有发生。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显示,今年6月,主要聚合平台订单合规率均未超过80%,普遍为60%左右,合规率最低的携程用车合规率仅有48.7%。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已经开始加大对聚合平台的关注。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地方加强对网约车聚合平台经营行为的监督指导,并提出按照《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条例中的有关要求,指导聚合平台依法合规开展经营。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对聚合网约车平台提出国家层面的适用条例。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网约车,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简称,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接入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通过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不得以不正当价格扰乱市场秩序“一口价”引关注
“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尊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中消协要求,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予落实明码标价等要求,不得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另外,中消协称,网约车聚合平台作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既要惠及个体消费者,也要有利于公平竞争及消费者整体长期利益的实现。
有关“不正当价格扰乱市场秩序”,近段时间以来多地对此有表态。根据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2022年下半年以来,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大打“价格战”,通过“特惠价”“一口价”等方式吸引流量和客流,放松准入把关,导致不合规网约车数量上涨,严重损害合规网约车司机权益。据报道,上海明确,到今年底全市合规的网约车要达到80%。一名网约车司机表示,“一口价”“特惠价”在平台的抽成不变的情况下,他们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的。
类似现象引起交通主管部门注意。7月26日,交通运输部约谈15家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其中要求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严把司机和车辆注册关,加快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和车辆;切实维护司机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合理制定运营规则,加强与司机群体的沟通协商,落实落细降低过高抽成比例民生实事要求。
此外,多地通过约谈或发文的形式,要求网约车平台规范市场秩序,公示调价规则,清退违规车辆等。8月9日,杭州市市场监管总局在回应网民有关取消网约车“一口价”的建议时透露,拟召开价格政策告诫会,将责令网约车公司(平台)严格执行备案价,取缔“一口价”“优惠价”等价格。7月20日,针对部分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通过“一口价”“特惠价”等低价营销及抽成比例高,司机收入难以保障的问题,武汉市要求网约车平台、网约车聚合平台要落实明码标价,不得以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落实调价备案、公告要求。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将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对网约车平台优惠、打折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中消协就网约车聚合平台开展社会监督
近段时间,各地对于网约车聚合平台的监管和约谈动作频频。8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官网发布消息,将围绕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关于规范管理网约车聚合平台有关通知开展社会监督。
今年4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聚合平台对相关网约车平台公司落实核验责任、安全责任事故承担先行赔偿责任,以及落实明码标价等要求,不得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等。
“网约车聚合平台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合作、面向乘客并匹配供需信息,共同提供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平台。”中消协指出,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有关消费权益保护的规定,适用于网约车聚合平台这种新的商业模式,网约车聚合平台的经营者应高度重视、主动落实。其他法律法规对网约车聚合平台有更具体明确规定的,社会各界可以据此更直接对网约车聚合平台进行监督。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