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 光伏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来源: 互联网 2023-08-18 14:09:20

光伏,即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光伏发电过程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资料图】

2023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

光伏行业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大距离。我国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发电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前景广阔。

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编制新版《光伏产业技术标准化体系》,推动光伏产业技术不断升级,加快成果转化,协同推进解决行业新问题和新挑战。鼓励光伏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和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在标准研制、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落实工作,推动完善并发布新一版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加快光伏产品尺寸、光伏组件回收、新型光伏电池检验检测等关键标准制定工作,指导加快建设智能光伏组件回收体系等工作。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端、应用端以及进出口方面的表现突出。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同比增长154%;出口总额超过2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

与此同时,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明显。今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的50%。光伏发电量不断增加,消纳利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光伏发电量达2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0%,平均利用率约98%。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光伏行业也持续优化升级,技术迭代不断演进加速,N型先进电池产品不断扩大应用,智能光伏示范应用取得新进展。”

光伏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受益于旺盛的全球市场需求,包括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TCL中环在内的多家产业链公司此前也相继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喜”的情况。当前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行业洗牌,价格下行通道打开。对比敏感的价格,产业链企业客户趋于理性,更关注诸如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此前,部分二、三线组件企业实施激进低价策略以抢夺短时市占的“玩法”不再奏效,龙头企业保持溢价增长的稳健策略优势逐步凸显。

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今年要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光伏组件是光伏产业链重要一环,在光伏装机供需两旺的背景下,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获悉: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其中,多晶硅产量超过60万吨,硅片产量超过250吉瓦,电池片产量超过220吉瓦,组件产量超过200吉瓦。

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上半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约占全部新增电源装机的56%。当前,光伏累计发电装机仅次于火电,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光伏快速发展带动投资效果明显,上半年光伏发电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的50%。

根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在82家光伏产业链公司中,有多家发布定增或可转债融资计划,合计融资额超1300亿。其中,有24家公司发布了定增预案或定增预案获证监会通过,合计募资达761.07亿元。其中,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募资超百亿,爱旭股份、协鑫集成等募资超50亿元。

“十四五”以来,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进入大规模、市场化、高比例、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本报告根据光伏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光伏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是光伏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