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门槛提设施 汽车消费再迎政策利好 汽车产销量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

来源: 互联网 2023-08-03 17:08:38

降门槛提设施 汽车消费再迎政策利好


(资料图片)

近期,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汽车促消费措施,从各个方面入手,推动国内汽车产业市场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中央多次强调促进汽车消费,地方也拿出多样化措施,反映出我国汽车产业在当前转型升级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多项政策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市场,有助于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带动作用。

汽车产销量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05万辆和688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96.9%和93.4%,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产业上下游长、市场规模大,新能源汽车被全球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大潜力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截至2022年底我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是226辆,很多家庭还没有汽车,年轻消费者对消费新趋势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全球汽车发达国家的情况判断,预计我国汽车内需消费顶峰在4000万辆左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对市场潜力给出积极预测,他认为未来乘用车将是主要增长点,且伴随我国经济区域差异的逐渐缩小,市场增量规模将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和乡村市场转移,千人保有量达到400辆完全可期。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认为,预计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约4%,超过其他成熟市场,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从2022年的26%增长到2030年的60%左右。

经过长期的产业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愈加完整,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加速,产业进入规模化、全球化发展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搭载L2、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型不断上市,多地实现道路常态化载人载物测试。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创新水平和保供水平也取得显著提升,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充分满足各大汽车跨国公司的需求,电动化、智能化部件及系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汽车行业深度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出海 汽车“走出去”如何应对挑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介绍,汽车出口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22年汽车出口超过300万辆,达到311万辆,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今年1月至5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45.7万辆,同比增长了1.6倍。我国已经迈入了世界汽车出口大国的行列,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方面,中国汽车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迎来难得一遇的窗口期;另一方面,汽车出海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地缘政治、逆全球化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等问题。此外还出现了一些非技术性的壁垒。比如,欧盟将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开展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借此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减少对本土电动汽车企业的影响。

方寅亮表示,无论是中国企业出海还是跨国企业竞争,面临的环境是相似的,企业要把能力构建放到更高的议程上。很多跨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反应速度和服务速度很快,但在不同市场要有本地布局,才能面对创新的需求。企业要成为国际公司,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建设性去做前瞻安排和准备。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产品出海不能简单做复制,必须针对当地市场进行改变,比如中国用户更关注产品智能化,欧洲用户侧重产品本身性能。中国企业之间可以分享出海经验,共同面对挑战,争取更加有利的海外市场环境。

中国将在今年超越日本 成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今年一季度时,中国汽车就已出口106.9万台,同比增长54%,超过日本同期汽车出口104.7万辆,中国也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只不过,2023年还未结束,一季度的出口量和增速,未必能贯穿全年,2023年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位置,还没有牢牢把握在中国手中。

不过,目前中国汽车出口量在稳步上涨中,锁定2023年的最大汽车出口国似乎并不困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中国向海外市场的整车出口达到106.9万辆,同比增长幅度为58.1%。

而2023年1-6月中国汽车出口共234万台,出口增速73%,增长速率相较一季度更为强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激增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在欧美市场的突破,以及俄乌危机下俄罗斯市场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汽车替代。

此外,还有一知名国际咨询公司的高管表示:“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电动汽车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汽车工业表现出色。”多种因素也在推进中国汽车向世界出口。

目前来看,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东风汽车、比亚迪汽车、北京汽车等厂商,属于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

统计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是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出口的冠军,上半年海外销量53.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0%,全年有望达到120万辆。

奇瑞集团则排名第二,上半年海外销量39.9万辆;长安集团上半年海外销量17.74万辆,排名第三,其中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1.6万辆。

比亚迪也在迅速追赶,上半年出口累计销量达到7.43万辆,超过了去年全年5.36万辆的出口量。

目前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以及国产车出海的密集动作,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市场,日系车的强势地位不保,被中国替代“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一事,也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当地媒体《东洋经济在线》报道,业内预计中国今年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一历史性变化也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大量的关注。日本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大幅扩张的同时,日本企业的海外业务却止步不前,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只是时间问题”。

《2023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显示,全球汽车零部件营收规模正在复苏。2022年,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6%,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总体利润率为5.2%,而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2022年的平均利润率为6%。

根据2023年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以下简称全球百强)名单来看,日本企业有21家,德国企业有17家,美国企业有16家,中国企业有14家。其中宁德时代的营收数据排名,从去年的21位提升至今年的第7位,是今年进入全球百强前十的唯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而在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企业的营收数据排名中,有3家企业的零部件收入超过千亿元,分别是:宁德时代2366亿元、华域汽车1496亿元、潍柴动力1252.7亿元。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共有39家,而2021年和2020年这一数字分别是34家和36家。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