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2023

来源: 互联网 2023-07-10 15:56:53

近几年,我国积极发展水路运输,提高内河通航条件。纵观近代世界交通发展历程,内河航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优势凸显,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内河运输量将不断增长,整个内河航运业将面临无限的发展机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内河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2023

内河运输也被称为河运,是指使用船舶通过国际内江湖河川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内河运输是水上运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内陆腹地和沿海地区的纽带,也是边疆地区与邻国边境河流的连接线,在现代化的运输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早期在我国南方就存在,主要用于“盐”“茶叶”“丝绸”的货物运输。

内河航运的货物以大宗商品为主,其中砂石占80%+,纵观公路、航空乃至管道运输皆无法取代水路运输,且整个内河航运几乎都是整船运输,同时存在季节性供需错配,对资源匹配有持续性需求,货物需求单一,存在季节性需求波动。

我国作为水运强国,且内河航运占比远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CFPA的签署,我国整个内河航运市场与世界经济的合作一直持续升温、欣欣向荣。近几年来,内河沿线的公路加快建设的步伐。内河沿线综合运输网将进一步完善,多种运输方式并存且相互竞争的局面正在形成。内河沿线铁、公路网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无疑会分流内河航运的货源,但是,现代经济对运输的需求是大量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运输方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各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货源基础。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内河运输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内河运输行业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持续、环保、安全等优势,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内河运输行业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内河运输行业与铁路、公路相比,长江航运存在着速度慢,时效性不强的弱点的同时,由存在着投资少,运力大、成本低的、能耗低的优势。运送没有时效性要求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货物,尤其是需要量稳定,连续发送就能满足其需要,且价格不高。运输费用占整个售价较大比例的大宗货物,内河航运具有明显的优势。

交通运输部发布《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内河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安全监管等取得重大突破,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 2.5 万公里;主要港口重点港区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内河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比重达到9%;

2022 年,交通运输部发布《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新增国家高等级航道 2,500 公里左右,基本连接内河主要港口。预计在未来“十四五”时期,水运需求将在高基数上保持中低速增长,2025 年水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将分别达到 85 亿吨、164 亿吨,年均增长 2%-3%。

交通运输部发布《2022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和2023年市场展望》。《市场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内河水路运输需求总体较为稳定,增速有所放缓,货运量稳中有升,今年将保持稳定运行。

2022年,我国内河航运的干散货运输市场平稳增长,船舶运力仍供大于求,全年运价总体低位运行;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超过六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相对稳定。

内河航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优势凸显,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内河运输量将不断增长,整个内河航运业将面临无限的发展机遇,美好前景就在眼前。未来,我国坚持内河航运与国家战略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大力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在未来,内河运输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2023年,长江、珠江等内河水路运输预计恢复性增长,随着国内经济总体回升,对煤炭、矿石、建材等大宗商品运输需求构成稳定支撑;同时,生产和消费的逐步恢复,预计将进一步提振集装箱运输需求。长江干线旅游客运有望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内河运输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内河运输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内河运输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内河运输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内河运输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