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消息丨2023工业垃圾处理行业现状及前景预测
垃圾中含有许多有用的物质和能量,充分利用垃圾废料所提取和提炼的物质加以加工,可以变废为宝,有利于消除由于垃圾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强化物质循环使用,充分提高社会物质的综合利用水平。工业垃圾处理是将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加以回收处理或再生处理,从中提取或提炼有用的原料、燃料和其他有用物质的新兴工业部门。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工业垃圾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预测报告》显示:
【资料图】
2023工业垃圾处理行业现状及前景预测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尾矿、冶炼炉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给一些城市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为此,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8亿吨的总体目标。
为了充分将废渣变废为宝,钢厂投入了180万吨/年的两条矿粉生产线,年处理矿渣、钢渣等工业固废300余万吨。而这些经过加工处理的超细矿粉,被送往唐山周边的水泥厂、搅拌站等企业,解决了建材行业长期对自然矿产资源的依赖。除了矿渣、钢渣等工业固废以外,炼钢时所产生的尘、泥、灰等废弃物也极具回收价值。
填埋设施建设定位于“兜底保障”,强调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具备焚烧处理能力或建设条件的县城,原则上不再规划和新建原生垃圾填埋设施。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定位于“健全规范”,强调统筹规划建设可回收物集散场地和分拣处理中心,推动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推动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转变。有害垃圾分类和处理强调控制收运和处置过程二次污染和环境风险。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10.33亿吨,钢铁固废产生约6亿吨,经过新技术回收处理,2021年共消纳钢铁固废5.06亿吨,综合利用率约73.48%,这不仅解决了钢铁厂废料占地、环境污染等问题,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工业垃圾处理产业区域结构中,北美和欧洲凭借自身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占据全球环保产业领先地位,产业规模分别达到 4386.90 亿美元和3710.00 亿美元,分别占比37.56%和 31.77%。日本成为亚太地区环保产业发展代表国家,2019年产业规模达到 1893.30 亿美元,占据亚太地区产业总规模的 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三位。
工业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工业节能的潜力巨大,通过节能减排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投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中国工业节能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将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全年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100亿元,同比增长8.6%。受疫情影响,2020年环保相关投资增速明显放缓,而随着“十四五”规划的落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未来环保相关投资增速有望回复疫情前水准。
工业垃圾处理行业市场投资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垃圾分类引领了垃圾处理系统优化升级重构,通过垃圾分类系统的完善,垃圾处理的重心会更好地向前端的源头减量、资源回收、能源回收转移。
《“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并对垃圾分类系统涉及的各个垃圾品类及其衍生产物相关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生活习惯。
工业垃圾处理行业报告对中国工业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工业垃圾处理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工业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工业垃圾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