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全球传感器市场超1.79万亿!
传感器行业是当今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驱动力,被誉为现代智能化的神经触角,是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能够感知、测量和监测环境中变量的装置,其通过将实际世界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数字数据,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数据输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无论是智能手机、汽车、工业自动化还是医疗设备,传感器的应用无处不在,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传感器将变得更小巧、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同时也更加可靠和耐用,使得传感器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如果你想了解传感器行业的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传感器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传感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传感器因种类众多,上游原材料复杂,且各种传感器对应元器件差别较大,中游主要为各类别传感器行业,目前压力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占据主要份额,分别主要应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下游整体应用广泛,汽车、消费电子、通信、安防和工业等皆有不同的程度的需求。
传感器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含模拟和数字电路。传感器的核心是数据采集,即将被测对象的各种参量(物理、化学或生物量)通过各种敏感元件做适当转换之后,再经过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和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计算系统进行处理、分析、存储和实现。成套的数据采集系统(DAS),由敏感元件(Sensor)、模拟前端(AFE)和微控制器(MCU)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从敏感元件接收到模拟电信号,由模拟前端通过放大器放大,再由模拟数字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过MCU处理。其中,模拟前端是信号链的组成部分,一个完整信号链除了信号感知和处理外,还包括由数字模拟转换器还原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据科技日报,美国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受折纸启发创造出一种新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有朝一日可用于检测器官微小变形从而预测疾病,也可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机器人。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压力传感器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根据工艺和工作原理不同分为MEMS压力传感器、陶瓷压力传感器、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等,基于MEMS技术的传感器因为具备小型化、可量产、灵敏度高的特点,使用最为广泛。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
惯性传感器是一种运动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物体在惯性空间中的运动参数(加速度、倾斜、冲击、振动、旋转和多自由度),是解决导航、定向和运动载体控制的重要部件。惯性传感器依据敏感量的不同分为加速度计和陀螺两大类。按照测量精度可分为高端应用市场和低端应用市场。低端应用市场产品特点是价格较低、用量较大、性能要求较低,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应用市场产品特点是精度要求较高、价格较贵、用量较小等,主要包括,国防和商业航天等军用级和宇航级电子产品。
……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能耗双控”指标趋严背景下,属于高耗能产业的金属硅产能在2021年9月开工率出现较大下滑,叠加市场出货意向整体下降,硅价一度暴涨至超6万/吨,随后价格提升市场出货意愿,供给回升情况下金属硅价格逐步回落,截止2022年7月28日,金属硅价仍在18000万元/以上。随着全球汽车工业智能化、电动化推进加速,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606.3亿美元,同比2019年增长5.6%,全球疫情消费需求整体下降背景下,传感器规模仍持续扩张,主要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高涨。2021年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芯片慌”背景下,预计带动全球传感器规模出现较大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生物传感器在多个领域应用发展快速,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医疗领域、食品、环保等领域。2020年我国生物传感器行业需求量约30176万个,其中,试剂及检测盒类领域需求量29008万个 ;生物传感器仪器类领域需求量1168万个。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 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
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2975.1亿元。目前国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拥有最大的汽车电子需求市场,虽然目前受限于技术高端传感器主要来源于进口,但在国内政策及市场利润推动下,国产化替代趋势持续推进。目前国内仍主要以中低端传感器为主,技术持续突破需求下,整体压力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占比稳步提升,2021年分别占比17.9%和10.3%,是目前国内占比最高的两种传感器。
传感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受疫情影响,全球传感器市场经历了大幅波动。2020、2021和2022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3%、62%、10%。相比之下,中国市场增速相对稳定,3年增速分别为14%、20%、19%,维持在20%上下。除此之外,中国市场占全球传感器市场的比例维持在20%上下,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也相对稳定。
传统型向智能型方向发展,这类传感器是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外界信息具有一定检测、自诊断、数据处理以及自适应的能力。当时的智能化测量主要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传感器信号调节电路微计算机、存贮器及接口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使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
国内供给能力略有不足,全球龙头企业如爱默生、西门子、博世、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占据约60%的国内市场份额,尤其在高端市场,约80%的传感器芯片依赖海外企业,剩余的份额也只要集中在几家上市公司手中。从国内格局看,当前市场较集中,我国传感器行业TOP5企业占据了国内传感器市场约40%以上的份额,其余约60%为中小企业,产品或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或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