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日本巨头丰田汽车 所有整车工厂将暂停运营 多次申请召回车辆
据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公关部门消息,从当地时间8月29日夜班时段(16时至次日0时40分)开始,丰田汽车将再停工2家位于日本国内的工厂。届时丰田汽车在日本国内的所有14家整车工厂共计28条生产线将全部暂停运营。
(相关资料图)
此前,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29日上午,因疑似出现系统故障,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全日本范围内有12家工厂处于暂停运营状态。
因车辆排气系统、发动机引擎存在缺陷等原因
多次申请召回车辆
据日本共同社当地时间4月6日报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当天以发动机引擎存在缺陷为由,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了5款车型共计234787辆汽车的召回申请。被召回车辆生产于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当地时间5月25日报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当天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召回申请,称因车辆排气系统存在问题,将对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制造的两款车型共39010辆汽车进行召回。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消息,此次召回的车辆在排气系统的氮氧化物分解装置线路上存在固定不当,车辆行驶中可能会由于震动出现断线,进而造成故障。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6月23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报告,申请召回旗下“雅力士”、“SIENTA”和“AQUA”3款车型的共计59万4140辆汽车(2019年12月—2023年5月生产)。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介绍,由于缓和从路面传递给车体的冲击力的零部件在制造时存在缺陷,容易导致车体出现裂痕,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车辆不能稳定行驶。
另外,丰田子公司的大发工业公司6月23日也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报告,申请召回“MOVE”等6款车型的共计7万3731辆汽车(2019年10月—2020年6月生产)。
子公司曾误泄露客户信息
据日本经济新闻当地时间5月12日报道,日本丰田汽车当天发表消息称,其子公司丰田互联(Toyota connected)误将约215万名客户信息的一部分内容设定为在互联网上可公开浏览状态,内容包括车辆编号及位置信息等。
丰田公司称这些资料是用于内部管理的信息,并不会追踪到顾客个人,并表示目前还未确认到数据被不法使用。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当地时间12日承认,由于云服务平台设置错误,其日本车主数据库在近10年间“门户大开”,约215万日本用户的车辆数据蒙受泄露风险。
丰田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说,从2013年11月至今年4月,由于人为错误,丰田云平台系统的账户性质被设置为“公共”而非“私人”,这导致车辆的地理位置、识别号码等数据处于开放状态。
这名发言人称,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数据遭泄露、复制或恶意使用。丰田已更改设置,修补系统,用户可照常使用云服务,没有必要返厂维修。
丰田公司还表示,因此事受影响的范围仅限于日本境内车辆,涉及注册丰田G-Book、T-Connect、G-Link等服务的大约215万用户,包括丰田旗下品牌雷克萨斯的部分车主。
据美联社报道,这类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提醒车主保养汽车、连接流媒体娱乐、发生车祸后拨打求助电话、车辆遭窃后发送定位等。
丰田发言人说,之所以这么久没发现这一错误,是因为丰田云服务缺乏“积极监测机制”,丰田今后将引入持续审核云服务设置的制度,并在数据处理规范方面严格培训员工。
丰田云平台由丰田旗下的汽车数据收集公司Toyota Connected负责运营。丰田总部已对该子公司管理的所有云平台展开评估调查。
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
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商用车零部件企业是一个行业细分度较高的行业,大多为新兴的个体性企业。
对于这些中小企业而言,前期投入的资金压力已经很大,并且投产后的利润也不高,因此要想让它们加大研发的投入就相对困难。而且在一定时期内汽配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企业在原材料方面就需要支付很大一部分资金。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
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特点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从为载货卡车配套生产零部件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为轿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改造,以及一批合资、独资企业的建立,逐步实现了从主要生产载货汽车零部件向轿车零部件。
从简单仿制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效替代、自主设计和开发,以及从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快速转变。
一方面,作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实力仍然偏弱,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多年的自主发展和经验积累,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以往有大幅提高,并培育出一批具有开发设计能力且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企业。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基本能够满足整车配套市场及售后服务市场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逐步具备商用车、中低档乘用车的零部件开发与产品配套能力以及部分高档乘用车零部件尖端技术的引进和消化能力。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我国已逐步成为零部件巨头布局的重点区域,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逐年增长。
同时,国内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逐步成长起来,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品质得到国外客户和经销商的认可。
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国家重大工程和技术专项的支持下,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及技术人才引进,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体系建设,在部分领域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突破。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现状调查
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通过多年发展,大多已具备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系统管理和模块化供货能力提升,通过差异化的多层次发展,以及同心多元化推动,实现了规模迅速扩张,在各个细分行业之间形成了协同效应。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具备乘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系统、零部件及子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并实现产品的全面覆盖。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形成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汽车行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良好,呈中高速发展态势。
在全球化趋势下,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采用兼并重组、海外并购、股权合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加速拓展并融入世界零部件采购体系并走向世界。
我国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相关企业已经突破10万家,202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21.42万家。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受产业政策调整及国产替代等因素的影响,2018 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发展平台期,2021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收入规模为40,668亿元,同比增长12%。
在顶层目标规划、市场终端需求与供给侧变革升级的三重支撑下,汽车产业链的长期趋势将叠加短期动态持续重塑行业新格局,中国汽车产业将整体复苏,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销售收入规模由2015年的3.2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9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7.35%。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汽车软硬件的不断升级,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有望迎来爆发期。
继浙江世宝披露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逾22倍后,又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披露的半年度业绩大幅增长。
从相关上市公司对于业绩变动的解释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行业整体需求向好。这背后,也离不开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支持。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相关公司判断,2023下半年,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汽车行业全年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相关汽车零部件已成为新的增长热点,很多企业都开始着手增加投入,提前布局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