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鲍鱼已降价三成 2023鲍鱼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鲍鱼养殖行业概况
鲍鱼是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属于单壳软体动物,其只有半面外壳。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壳坚厚、扁而宽。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被人们称为“海洋的耳朵”。
(资料图片)
鲍鱼的用途十分广泛,既可以作为美食享用,也可以作为药膳使用。在美食方面,鲍鱼是一种高档的海鲜食材,可以用来做各种菜肴,如清蒸鲍鱼、红烧鲍鱼、鲍鱼粥等。在药膳方面,鲍鱼可以用来制作各种补品和药膳,如鲍鱼汤、鲍鱼燕窝汤等,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此外,鲍鱼还可以用来制作美容护肤品,如鲍鱼精华液、鲍鱼面膜等,具有保湿、抗衰老等功效。
鲍属全世界已发现的约75种,其中经济种类主要有10多种,中国有7种,常见的有杂色鲍、皱纹盘鲍等。日本是世界上鲍属产量较高、增养殖技术较发达的国家,种苗生产和放流增殖是其重点,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南非等国主要以自然采捕为主。鲍属喜欢栖息在海藻茂盛、水质清新、水流畅通的岩礁裂缝等处,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靠宽大的足部在岩礁、石缝中爬行运动,并利用齿舌舔食藻类,边匍匐爬行边咀嚼食物。食物种类以褐藻中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等为主。
鲍属是夜行性动物,通常在白天匍匐于栖息环境中,不食不动,其全身所有的软体都由背壳保护着,到了夜间,它们都十分活跃,四处爬行以搜索动物。鲍属雌雄异体,3龄左右开始生殖,受精卵在变态期后接近成体形态,成为稚鲍。鲍属外表具有一个不对称的螺旋形外壳,中医称为石决明。鲍属自古被列为海产“八珍”之冠,其经济价值极高,世界各产鲍国,十分重视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
鲍鱼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鲍鱼产业是指以鲍鱼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产业。目前,鲍鱼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鲍鱼产业目前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随着技术和管理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其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探索,推动鲍鱼产业的持续发展。
2020年中国鲍鱼海水养殖产量约为20.35万吨;鲍鱼育苗量为872529万粒,同比增长0.85%。目前我国鲍鱼生产已经从野生捕捞转移至养殖,如今超过95%的鲍鱼供应来自于水产养殖业。我国主要鲍鱼育苗省市为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及辽宁省。其中福建省鲍鱼育苗量最大,约占全国鲍鱼育苗总量的78%。目前我国鲍鱼生产已经从野生捕捞转移至养殖,如今超过95%的鲍鱼供应来自于水产养殖业。我国主要鲍鱼育苗省市为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及辽宁省。其中福建省鲍鱼育苗量最大,约占全国鲍鱼育苗总量的78%。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鲍鱼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
世界上鲍鱼主要产地有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美国、墨西哥、南非等国家。其中南非鲍鱼因为个头大,品质高,一直在国际市场上颇受青睐,也是鲍鱼中顶级的存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鲍鱼消费市场,也是鲍鱼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鲍鱼消费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等省份。据统计,世界上约90%的鲍鱼产自中国,其中近1/3集中在福建省连江县。每年春节前,连江鲍鱼上市,各地交易商来到这座滨海古城采购。福建省是中国鲍鱼主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鲍鱼资源,同时该地区鲍鱼养殖和加工技术也相对成熟。未来几年,福建省可能会成为鲍鱼制造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尤其是在莆田、福州、厦门等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鲍鱼产出国和鲍鱼消费国,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我国鲍鱼进口数量为1304.9吨,同比增长14.1%;出口数量为3752.3吨,同比增加27.5%。从我国鲍鱼进出口金额来看,2021年我国进口鲍鱼金额为7321.6万美元,同比增长46.9%;出口鲍鱼金额为7740.9万美元,同比增长16.4%,鲍鱼进出口金额几乎持平。我国鲍鱼进口主要源自世界鲍鱼产量较大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野生鲍鱼出产国,2021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鲍鱼数量最多,为868.56吨,占鲍鱼进口总量的66.6%。
数据显示,从2016-2021年的鲍鱼进出口均价来看,2021年鲍鱼进口均价为56.11美元/千克;出口均价为20.63美元/千克,进出口均价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在我国出口的鲍鱼产品中,以海洋养殖鲍鱼产品居多,而在我国进口鲍鱼产品中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野生鲍鱼产品为主,因此存在一定的价格差异。
近年来,Geiger&Owen的专著收录有效种56个,WoRMS数据库,接受的种级名称57个,是比较主流的意见。采用这个级别的数量的话,一般会接受比较多的亚种名称。截止2022年1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认定鲍属(Haliotis)的54个物种。总体而言,鲍科的物种数量不多。
日本是世界上鲍属产量较高、增养殖技术较发达的国家,种苗生产和放流增殖是其重点,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南非等国主要以自然采捕为主。近日,排海事件让日本水产品形象受重创。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2023年8月下旬,鲍鱼价格为每公斤1万到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到1000元,部分产地比去年同期低了三成左右;此外,扇贝的价格也出现了走弱趋势。据统计,包括水产在内,日本去年农产品五成以上出口到东亚地区,而随着核污染水排海,主要市场相继限制日本水产进口。有生产干海参和干鲍鱼的日本企业,因为担心库存积压造成损失,已把产量同比下调了四成。
鲍鱼主要品牌分析
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最佳产地为日本北部和墨西哥,我国东北部也是传统产区。全世界已命名的216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的杂色鲍最为多见。中国的代表性鲍鱼品牌有中新永丰、爱伦湾、獐子岛ZONECO、江船长、鲍之源、沣运鲍业、晓芹XIAOQIN、海洋岛、渔太太、闽正等。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鲍鱼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