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 2023投资增速保持规模

来源: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 2023-08-28 09:15:06

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从整个经济运行的情况看,经济运行整体上在恢复,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从价格看,这个月CPI同比有所下降,但是从环比来看,由上月的下降转为上涨。


(资料图片)

2023投资增速保持规模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5898亿元,同比增长3.4%,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为5.1%,上半年增速为3.8%。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份额,也在近几年推动经济增长中被寄予厚望。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成为稳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1%。

分领域看,前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8%,虽高于整体投资增速,但从4月开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呈现逐月下滑的态势。

一项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经历了连续负增长。其中,1-5月、1-6月、1-7月的同比增速为-0.1%、-0.2%、-0.5%,而1-7月国有控股投资为同比增长7.6%。

从2017年开始,民间投资增速与国有投资增速差距逐渐拉大。2017年-2022年,民间投资平均增速为4.4%,低于全国投资0.3个百分点,低于国有投资0.8个百分点。2019年-2022年,民间投资平均增速为2.9%,低于全国投资1.3个百分点,低于国有投资3.3个百分点。2022年民间投资增速为0.9%,低于全国投资4.2个百分点,低于国有投资9.2个百分点。

分开来看,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02.0亿元,同比下降21.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5%。

金融是经济的“心脏”,对产业发展提供“血液”,创造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现代金融有两重含义:

第一要从小金融到大金融,就是从银行的货币市场走向整个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债券、信托等;

第二要从老金融到新金融,就是从单一信贷产品走向众多金融新产品,包括租赁、基金、产权等,因此发展金融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金融必须服务于产业,金融脱离产业自我发展,虚拟膨胀,必将造成金融危机。金融与产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就能创造新的价值。

据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投资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

投资金融市场趋势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谋定了前进方向,擘画了蓝图愿景。各大金融中心城市如何抢抓机遇,结合资源禀赋、产业需求和地区实际,抓好规划的落地实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近年来,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举措,包括在国内率先举办金融科技(全球)峰会,发布全国首个由地方政府制定的金融科技专项政策,启动全球首个金融科技人才项目——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出台《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等,有力推动深圳金融业和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关系型融资中,关系银行是以贷款项目的长期盈利为保障来发放贷款的。为保障贷款安全,关系银行可能需要干预借款企业的治理。例如,在企业处于困境需要救助时,关系银行一般以获得企业部分或全部剩余控制权为条件放贷。

金融投资预测消费市场前景将增加到2万亿元,投资金融则增加到4.9万亿元。金融投资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突破30万亿元,依照中国的人口基数和消费需求,金融投资将是一个数十万亿级的巨大潜在市场。而大力拓展投资金融是当下热点,金融投资也是未来的潮流。

金融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金融发展新动能,去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谋定了前进方向,擘画了蓝图愿景。各大金融中心城市如何抢抓机遇,结合资源禀赋、产业需求和地区实际,抓好规划的落地实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据商务部网站,2023年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66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折合1118亿美元,下降9.8%。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406家,增长34%。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68.5亿元人民币,增长0.1%。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5.3%。

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213.7%、159.9%、113.3%和61.2%(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眼下,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的持续发展将为外资企业带来长久的发展机遇。

而在全面实行注册制的新阶段,实现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更需要一个有活力、信心足的投资金融市场。近年来,在“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指引下,资本市场深入推进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基础制度改革,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已具备在“稳”的基础上实现“活”的条件和能力。

《中国投资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投资金融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

想了解更多关于投资金融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投资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