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洋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来源: 互联网 2023-08-25 16:59:08

2023海洋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洋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目前,全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300多个,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海军、地方省市。

海洋除了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外,也承载着重大的经济意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2030年海洋经济展望》预测,到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将达到3万亿美元,海洋产业在增加值和创造就业方面的表现将胜过全球经济整体的表现。

《“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强化精准治污,要以近岸海湾、河口为重点,分区分类实施陆海污染源头治理,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陆海统筹持续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更加注重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着力构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恢复修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强化海洋生态监测监管,提升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海洋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海洋环境监测(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作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全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300多个,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海军、地方省市。国家海洋局新组建了全国立体海洋监测网。该网是利用卫星、飞机船最近舶、浮标(包括锚定浮、 ARGO浮标、漂流浮标)、岸基监测站平志愿团等手段构成的海洋监测立体监测系统。任务是对我国管辖的全部海域时性监测监视。该系统再近岸、近海、远海和远海监测区域以及主要海洋功能区,全面开展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生态监测,并对海洋赤潮、风暴潮、海上巨浪、海冰以及海上溢油等海洋环境问题进行监测监视。

海洋是一个动态、连续、边界模糊的时空信息载体,海洋数据涵盖了海洋遥感数据、海洋水温数据、海洋气象数据、海洋化学数据以及海洋生物数据等多种类型,每一大类中又包含诸多细分的小类数据,这些数据信息主要通过海面、海底、水下、卫星遥感等监测设备采集。

由于海洋的变化是动态且连续的,加上数据采集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今海洋数据采集周期逐渐缩短至以时、分,甚至以秒为采集时间单位。这使得海洋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管理 复杂、海量的数据需要海洋、统计、计算机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人员,这已成了海洋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海洋是支持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开发海洋与利用海洋活动的增多,海洋环境的压力日益严重,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已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海国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由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编写的《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近岸海域劣四类水质面积同比增加1730平方千米,超标指标主要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100平方千米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8个海湾三季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

《公报》同时指出,193个入海河流监测断面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等指标时有超标。442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中,个别点位总磷、悬浮物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指标存在超标情况。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时至今日,已从最初的单一海洋污染监测方式发展为大面布局与功能区环境问题相结合的监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年来,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监测中心以发展监测与评价技术为基础,以监测业务化为核心,以满足国家海洋环境管理需求为导向,形成了海洋生态一海域使用一环境综合监测的能力。监测中心编制的各类监测产品为国家或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功能区划、重点海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海洋环境灾害减轻对策的提出,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决策等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监测中心正逐步发展成为监测人员岗位化、监测工作业务化、监测组织系统化、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国家级专业化权威性社会化机构。

“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就是要集合海洋空间、环境、生态、资源等各类数据,整合先进的海洋观测技术及手段,实现高密度、多要素、全天候、全自动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它将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学研究、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拥有辽阔的江河海域与及丰富的水下资源,具备大力发展“水经济”的极佳条件,仅以海洋经济为例,日前,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占比与去年持平。

在海洋产业发展方面,2022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38542亿元,比上年下降0.5%。海洋传统产业中,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实现平稳发展;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海洋矿业均实现了5%以上的较快发展。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行业的供需状况、海洋环境监测发展现状、海洋环境监测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海洋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海洋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建议、海洋环境监测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海洋环境监测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海洋环境监测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海洋环境监测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海洋环境监测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在形式上,海洋环境监测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海洋环境监测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海洋环境监测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海洋环境监测行业全景图。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