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业务表现出挑 到2030年我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达22.3万亿元
养老理财业务表现出挑
8月23日,建设银行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旗下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也随之披露。根据业绩报告,截止至2023年6月末,建设银行本集团理财产品规模1.57万亿元,其中,建信理财产品规模1.47万亿元。不论是本集团的理财产品规模还是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相对于2022年末都有了明显的缩水。
(资料图)
建设银行表示,集团在整体稳步推进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依托账户、牌照、风控优势,提供一站式、综合化养老金融服务。2022年上半年,建信理财投资10亿元,与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等机构出资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97%。
养老金融指数发布
“2023养老金融峰会暨‘新时代养老金融指数’”发布。指数是衡量养老金融市场整体表现和走势的指标,反映的是在特定时间内养老金融市场及其各参与方的价值与指标变化,可以跟踪养老金融不同类型的资产和机构的绩效,有助于参与者、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了解市场动态、制定投资策略和政策决策,以支持养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助于养老金融财富规模稳定、健康与持续的增长。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养老金融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我国高度重视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养老金融由三大支柱组成,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特定养老储蓄业务兼顾普惠性和养老性,产品期限长、收益稳定,本息有保障,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的养老需求。
养老金融产业发展空间大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金融行业需要长期应对的重要课题。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行势在必行。2022年,随着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出台,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
目前,多元化的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正驶入快车道。其中,养老理财试点已扩围至“十地十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2一季度末,共有16只养老理财产品发售,已有16.5万投资者累计认购420亿元。
此外,银保监会决定自3月1日起,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并将养老保险公司纳入试点。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养老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对服务企业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支撑产业变革有重要作用。
有观点认为,养老资金形成的动员资本是一国经济始终保持强劲发展的压舱石和根基,以美国为例,养老资金形成的规模、期限和风险偏好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稳定资本,支撑了产业迭代升级,养老金融产业发展空间极大。
养老金融市场规模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政府主导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情况下,商业机构应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政府相向而行,做好市场补充。何肖锋表示,大家保险成立以来,以养老为核心战略方向,通过成立大家健投、设立50亿元健康养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定养老战略发展规划纲要等举措,坚定不移地推进养老战略落地,目前养老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
在老龄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汇集保险业及养老业企业智慧,合力探索助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生力量和商业模式。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近5亿的峰值,之后的几十年间,我国老龄化水平将保持在35%以上,重度老龄化将持续到本世纪末,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将我国养老服务分为基本养老服务、普惠性养老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明确了政府和市场的各自责任,各行业可通过发展银发经济、促进老年用品开发和培育老年消费市场等多种途径做强养老产业。
我国养老金融产品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据国家卫健委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2.3万亿元。
《2023-2028年养老金融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对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想了解关于更多养老金融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养老金融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