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锂电池隔膜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行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来源: 百度 时代周报 2023-08-23 18:14:22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发展,拉动了锂电隔膜需求增长,国内隔膜企业频频掀起扩产潮,竞争逐步加剧。当前国内锂电池隔膜行业大步快跑的同时,国产隔膜和铝塑膜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在隔膜领域。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品质良莠不齐;三是高端市场仍由国外巨头占据。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中非常重要的材料。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

锂电池隔膜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资料图)

当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不断加码以锂电池为主要技术路线的新能源产业建设。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应的隔膜需求稳定提升,叠加隔膜企业的高毛利率,吸引了众多跨界入局者的目光。不仅仅是东风股份,美联新材、蒙泰高新等多家上市公司也纷纷跨界发力锂电隔膜领域。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已经突破160亿平米,中国隔膜企业出货量的全球占比在2022年已经突破80%。具体来看,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65.3%,达到133.2亿平米,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突破100亿平米,达到104.8亿平米,干法隔膜出货量达到28.4亿平米。

从中国的主要隔膜企业来看,上海恩捷以接近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为星源材质,两家隔膜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在湿法隔膜企业中,2022年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为上海恩捷、中材科技、河北金力、星源材质、江苏厚生、北星新材、蓝科途和沧州明珠。在干法隔膜企业中,2022年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为中兴新材、星源材质、惠强新材、博盛新材、沧州明珠等。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锂电池隔膜行业市场调研与前景分析预测报告》分析: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极具技术壁垒的关键内层组件,过去全球市场份额主要是被日本、美国、韩国占据。星源材质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第一家打破国外垄断的锂电池隔膜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同时具备干法、湿法、涂覆膜制备技术的企业。

星源材质于2016年上市,此后开始大规模扩张,加码国内外产能布局。今年2月,星源材质举行了南通基地投产仪式,该基地总投资110亿元;3月,星源材质佛山基地举行奠基仪式,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100亿元。

目前,星源材质形成深圳、合肥、常州、江苏、南通、欧洲、佛山和东盟(规划中)八大生产基地,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三星SDI、NorthVolt等头部电池厂商。据规划,星源材质预计2027年基膜年产能160亿平方米。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发展,拉动了锂电隔膜需求增长,国内隔膜企业频频掀起扩产潮,竞争逐步加剧。星源材质也在半年报中指出,特别是低端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着力开拓中高端市场。

从隔膜企业当前的扩产规划来看,头部企业的地位不可撼动,二、三梯队企业的竞争或会加剧,目前国内隔膜企业数量不是很多,整体市场格局将以维持稳定为主。

专家认为,隔膜行业为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隔膜设备厂家主要有日本的制钢、东芝,德国的布鲁克纳和我国的中科华联,产线已被厂家提前预订,产线建设时间约2年,不同产线对应的技术点不同,建成之后也存在较长时间的客户认证周期,采用收购的方式有助于利用塬有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客户资源快速占领部分市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

锂电池隔膜行业面临的挑战

当前国内锂电池隔膜行业大步快跑的同时,国产隔膜和铝塑膜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在隔膜领域。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品质良莠不齐;三是高端市场仍由国外巨头占据。

此外,随着三元电池解禁及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诉求,电池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隔膜的要求相应提高,市场对于涂覆隔膜等新技术正在提出新的要求。

报告对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新产品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

想要了解更多锂电池隔膜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锂电池隔膜行业市场调研与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