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互动拓展智慧交通领域建设 2023智慧交通发展前景广阔

来源: 东方财富 2023-08-23 12:01:40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和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在此背景下,数据智能上市企业每日互动探索智慧交通领域,将深厚的数据能力与行业“Know-How”有机结合,用数据智能赋能交通强国建设。

每日互动拓展智慧交通领域建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智慧高速场景中,每日互动与浙江高信联合打造高速障碍物预警系统,用于保障高速交通的畅通与安全。该系统将高速异常事件预警模型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能实时感知高速道路上的车速变化,及时发现异常事件并快速预警,实现“预警”跑在“报警”前,减少二次事故风险。并且,在光线不好或道路出现透明液体等特定抛洒物的情况下,传统检测方式容易出现漏、误检,而基于车流特征去判断的高速障碍物预警系统能更精准、及时,大幅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

在智慧交通场景中,每日互动联合生态伙伴引入大模型理念与方法,推出“数智绿波”产品。该产品由多方动态数据在匿名化或去标识化后,在安全加固受监管的环境中进行隐私计算,再精调以互联网交通大数据为基座的模型,最终助力相关部门完成信号灯智能配时、绿波带智能调控等工作,达到推动城市实现全域绿波,全面提升交通效率的目标。

目前,“数智绿波”产品已在杭州、温州、湖州等地市落地,并收获良好反馈;在今年5月举办的数据安全与发展大会上,每日互动与温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并举行“数智交通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加深了彼此的合作。此外,每日互动组建了绿波保畅专班,深度参与到亚运会赛事的相关工作中,助力提升亚运赛事的交通保障能力。

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从出行导航到智能停放……信息技术正融入城市交通的每个角落、每一环节,不断满足公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目前,网约车服务已覆盖300多个城市,日均订单量超过2500万单,共享单车全国共投放1500万辆,日均订单量2800余万单。

管理城市交通,调控交通信号灯是有力抓手。北京亦庄建设改造332个智能路口,可通过分析研判车辆情况,及时调整信号灯。“从以前‘车看灯’到如今‘灯看车’,治堵效果显著。”百度智行科技公司总经理聂育仁介绍,在相关区域内,车辆排队长度下降30.3%,绿灯浪费时间下降18.33%。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智慧交通发展前景广阔

各地在更多应用场景上的主动探索、持续创新,让交通智慧化发展的“进度条”不断刷新。

湖北襄阳高新区,智能网联车测试道路上,自动驾驶无人小巴正定点接驳乘客,不远处,自动驾驶环卫车在进行自动清扫作业。中国市政中南院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当地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已涉及140多项车联网应用场景,覆盖234个交通路口、双向里程510公里、150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环境。

汇聚“空、铁、公、水”全量数据,动态监测“人、车、货”流信息,多维分析交通“堵、挤、危、诉”事件……在四川成都,以浪潮存储支撑的“交通大脑”,可满足每天上亿张图片的违章识别及其他应用需求,助力车辆管控效率提升近5倍,市民交通流量效率提升约15%。

我国已建成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和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可实现全天候、远程监控重点营运车辆和12吨以上货车的速度、位置,严防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全面建成省级公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基于政企合作模式建设的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有序运营,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试点稳步推进。

借助四通八达的路网,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从市内交通向城际线路延伸,助力高速公路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

“智慧杆”让安全治理效能更高。车出成都市区,驶入成宜高速,隔离带上每隔800米处便立起一根杆柱,集合各种摄像机等传统设备和毫米波雷达等新型设施,实现对道路24小时实时精准感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对超速、逆行、应急停车等异常事件的智能精准分析,还能让行驶在高速上的车辆拥有‘千里眼’,及时获取超视距信息。”四川数字董事长陈垦说,设备建成投运以来,基于人工智能告警的事故主动发现占比达73.8%,事故到达现场平均时长缩短近34%。

“智慧灯”让长途行车体验更佳。驶入苏锡常高速公路太湖隧道,穹顶亮起的灯光,明亮而柔和,不远处的LED星光顶,如繁星闪烁,给长途驾驶增添了一丝惬意。据介绍,太湖隧道全长10.79公里,全线采用智能无极调光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照明亮度,缓解驾驶员长时间在密闭空间中行车的紧张和压抑情绪。此外,隧道全程覆盖5G信号,结合北斗定位,还能为乘客提供不间断、高质量的上网及导航服务。

“智慧站”让配套服务更快捷。进入山东济宁的中能链常青加油站,加完油ETC自动扣款,整个过程比传统方式节约3到5分钟。依托近3000万、占全国1/8的庞大ETC用户群,山东高速构筑起ETC产业生态圈,基于用户在不同场景产生的消费数据、通行轨迹,进行数据建模,构建维度丰富的用户画像,进而提供更精准的高速公路服务。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如今在城市道路上,智能网联汽车也越来越常见。“无人化”“商业化”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今年6月,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获得由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颁发的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通知书,可在坪山区开展L4级无人驾驶商业化收费运营。

目前,萝卜快跑在深圳市的可运营区域达188平方公里,运营时间从7点到22点,覆盖早晚高峰。用户通过手机下单,即可呼叫自动驾驶出租车。车辆会自行开到上车点。车窗玻璃上印有二维码,乘客扫码输入手机尾号即可验证上车。乘客上车后,需在后排落座,点击屏幕上的“开启行程”,车辆就能行驶到目的地。车辆行驶过程中,乘客还可以通过屏幕查看路况,收听音乐、观看视频等,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则可以点击屏幕上的救援按键,呼叫“5G云代驾员”求助。

同深圳市一样,不少城市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示范运营报告(2022年度)》显示,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开放测试路段涉及市内6个行政区的433条道路,单向里程833.98公里,车辆累计测试里程超过960万公里。从测试情况来看,有效测试总时长累计超51万小时,2022年度总里程达631.8万公里,同比增长130%。

今年7月初,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在北京市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这意味着,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

从道路测试到示范应用,北京市已正式迈入自动驾驶“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新阶段。截至今年7月,北京市无人化测试车辆已达116台,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积订单量超150万人次,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

“我们正在申请北京‘车内无人’商业化的资质,这是自动驾驶牌照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表示,乘客为自动驾驶出行付费,意味着实现了从0到1的商业化,下一阶段要做的是从1到100。未来,当出行需求达到一定体量后,将能够进一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发展。

《2022-2026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