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大量引入EV巴士 电动公交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日本将大量引入EV巴士
日本汽车检查登记信息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日本国内运行的EV巴士约为150辆,但在截至2023年4月末的1年多时间里,EV巴士的交车量达到100辆以上。仅2023年3月就有至少10家公司开始运行EV巴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介绍,现在能向日本大量供应EV巴士的只有比亚迪和EV商用车开发企业EV Motors Japan两家。EV巴士尚未像乘用车那样发生国内外厂商间的价格竞争现象。日本业界各团体提出了到2030年累计引进1万辆EV巴士的目标。
泰国发布4款电动巴士原型车
此前,泰国4家公司公开展示了4款用老款巴士改造而成的电动巴士原型车(EV BUS),官方高调宣称其国产化率高达60%。
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这4款原型电动巴士国产化从40%至60%不等,价格比全进口便宜了30%多,约合700万铢。比如,CNC EV BUS国产化率达40%,PTM EV BUS则是60%,EVT EV BUS是40%,另外,SMT EV BUS则积累了超过2.5万公里电动巴士里程大数据。
软银子公司公开自动驾驶EV巴士
据共同社,软银子公司、运营自动驾驶巴士等的“BOLDLY”5月16日向媒体公开了从欧洲厂商进口的纯电动汽车。
进口的是爱沙尼亚企业开发的全长约4米、可乘坐8人的小型EV巴士“MiCa”。搭载可感知约100米前方路况的高性能传感器和摄像头,可应对L4级自动驾驶技术。境町运用的最初一段时间,将有操作人员同乘进行监控。
BOLDLY在获得都道府县公安委员会等的批准或许可后,将从夏季前后起在各地公路上开展行驶试验。社长佐治友基表示“希望2023年度内能向国内地方政府和企业售出10辆左右”。
EV巴士是电动公共车的一类
据了解,EV巴士是电动公共车的一类,电动巴士车具备良好动力性能、电池使用寿命长(两年以上)而且成本较低、与整车的配备良好。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巴士车是国家863计划提出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作为我国汽车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以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技术平台为工作重点,力争取得重大突破,抢占新一代电动公交车产业技术制高点,实现交通能源结构的多元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减轻汽车排放污染,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电动公交车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电动公交车市场发展现状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2598.4亿元,同比增长67.1%,表现亮眼。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到9月,中国汽车出口211.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目前,中国有十几个汽车品牌登陆欧洲,众多国内车企选择挪威作为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试金石”。
目前,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整体渗透率不足9%,其中新能源货车仅为7%左右,通知指出部分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力争达到80%,对试点城市的工作开展提出了较高要求。
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
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绿色智能交通装备研制及应用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将开发新能源智能网联客车,构建基于“人、车、路、站、场、云”的智能网联云服务平台。开展电动公交车驱动系统技术及产品研究,打造电驱动系统工程化应用平台。加强智能深海运载及作业机器人研制及推广应用。开展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国产化研发及应用。
预计通过1~2年时间,完成企业新能源智能网联客车车联网云、运营调度云、自动驾驶云、出行服务云平台建设,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技术不断成熟。完成新一代谱系化电驱型ROV(水下遥控作业机器人)工程化样机及配套甲板支持系统研究。实现船舶直流组网电推系统工程化和国产化,船舶综合能效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公交客车及智能驾驶客车开发取得显著进展,初步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不断进步,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
中研普华对电动公交车行业进行了长期追踪,结合我们对相关企业的调查研究,对我国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电动公交车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前景与风险。
更多电动公交车行业发展趋势消息,请点击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电动公交车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