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行业现状分析 未来酱香型白酒行业增长潜力最大

来源: 互联网 2023-08-20 12:18:29

酱香型白酒一度被视作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今,这一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大量就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酱香型白酒行业现状分析


(资料图片)

酱香型白酒以“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 厚、回味悠长”的风味特征突出,其独特的堆积发酵过程,形成了通常在发酵大 豆中出现的鲜味。近年来,由于酱香型白酒产品质量较高,香味层次丰富及无法 于其他种类的白酒产品中找到的独特鲜味,在贵州茅台的带动下市场份额有所增 长,超越清香型成为我国第二大白酒香型。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酿造周期长于其他香型。优质酱香型白酒从投料到成品酒的生产周期为5年,其中发酵到蒸馏耗时1年,贮存3年之后按照不同的比例、等级进行勾兑,勾兑之后贮存1年,再进行微调之后才能出厂。浓香型白酒采用泥窖固态发酵、续槽配料、混蒸混烧的酿造工艺,生产周期为1年以上,其中发酵期为45-60天或60-90天,贮存期为1年以上。浓香型白酒的优质基酒出酒率依赖窖池年限,窖龄越老的窖池,窖泥质量越优,酒体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香味物质越丰富。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为1年左右,其中发酵期为21天或28天,贮存期为1年以上。清香型白酒采用清蒸清楂、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的酿造工艺,清蒸糊化的高梁经过发酵二次、用酿酒设备蒸馏出酒二次,第一次纯粮发酵蒸得的酒为大楂酒,第二次纯酯发酵蒸得的酒为二楂酒。

从整个市场格局来看,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依然是中国白酒的三大主流香型,其中,酱香型白酒最受青睐,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市场上近一半的白酒为浓香型白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均为此类白酒;清香型白酒的市场规模近几年有些萎缩,但山西汾酒却逆势而上,大有冲击行业前三的势头。

从企业规模体量看,酱酒行业龙头集中度较高,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目 前我国酱香型白酒企业数量达到 1000 家以上,根据体量规模可划分为 4 个梯队, 其中行业龙头集中度较高,与第二梯队拉开了绝对差距;二梯队基本成型,习酒、 郎酒双双碰线 200 亿,与第三梯队拉开一定差距;第三梯队近年于较小基数下实 现爆发性增长,目前竞争总体白热化。

从行业发展来看,中国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酿造技术越来越先进。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中国白酒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国酱香型白酒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同时,酱香型白酒品牌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虽然目前酱香白酒还属于"强品牌,弱品类",酱香型白酒行业不断向行业渗透,其消费人群也逐渐增加,酱香酒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将促使白酒行业趋势的变革,酱香型白酒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酱香型白酒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

第四章 中国酱香型白酒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8-2022年中国酱香型白酒市场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协会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酱香型白酒市场规模达2197.6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了26.86%,国内酱香型白酒逐渐走出2020年疫情冲击的阴影。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预测,2022年国内酱香型白酒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77.4亿元。

图表:2018-2022年国内酱香型白酒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统计数据整理

第二节 2018-2022年中国酱香型白酒行业总体产能规模

一、酱香型白酒产业总体产能规模

2019-2021年,中国酱香型白酒产能整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2021年产能约为60万千升,和2020年基本持平,约占我国白酒总产能的8.4%。相比2020年,2021年酱香型白酒产能之所以没有增长,主要原因是:仁怀(茅台镇)产区受环保整治等综合原因影响,导致仁怀(茅台镇)产区整体减产约20%,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习水、古蔺、金沙、遵义和其它产区的增产量。

图表:2018-2022年国内酱香型白酒产能规模(单位:万千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统计数据整理

二、酱香型白酒行业生产区域分布

2021年全国部分市场的酱酒消费趋势基本形成,贵州引领,向外扩散。作为酱酒发源地,历经多年的培育,贵州人民已经养成了酱酒的饮酒习惯,加上酱酒在贵州有价格优势,对酱酒的消费如同畅饮啤酒一般平常,2021年酱酒在贵州的消费占比已超过80%。酱酒在贵州兴起后,逐渐传导到与之相邻的四川与广东。因为酱酒的稀有属性,天生便具备中高端和全国化的基因,而广东、山东以及河南不仅具有良好的白酒消费基础以及较强的经济实力,加之没有本地浓香/清香龙头酒企的渠道封锁,酱酒均有后发制人的趋势。2021年,酱酒在河南市场的市场销售超过200亿,占有率超过50%,成功翻盘浓香型白酒;在拥有260亿白酒容量的广东市场,酱酒销售已达到126亿,占比近50%;在山东市场市占率超过35%,销售占比快速提升;在110亿白酒容量的广西市场,酱酒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1/3。

酱酒消费传导迅速,主流酒企主要实行梯次化开发模式,加快渠道全国化布局。目前酱酒整体消费格局特征为东南方优于西北方,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但随着酱酒在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山东河南的多点开花以及向周边省份的传导,酱酒在全国的消费氛围已经逐渐形成。通过消费者教育以及高端酱酒品鉴会等方式,优质酱酒企业在江苏、浙江、上海、湖南、福建等地培养了大批优质客户,并且酱酒独特的风味使消费者在形成饮用习惯之后很难改变。主流酱酒企业严格划分主次市场,在拓宽产品品类、深耕基地市场的同时,开发潜在市场以促进企业发展。在实现市场划分后进一步进行渠道下沉,“重装布局+精细化管理”促进区域滚动发展。

第三节 中国酱香型白酒产品产量分析

近年来酱酒的总产量每年以两位数大幅增长。2022年全国酱香型白酒总产量约61.05万吨,同比增长约4.81%,占白酒行业总产能的8%左右。酱香白酒产量受到生产周期、出酒率和核心产区三重限制,高端酱酒的产能缓慢,优质酱酒将极为稀缺。

图表:2018-2022年国内酱香型白酒产量规模(单位:万千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统计数据整理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中国白酒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期自2022年的6211亿元增加至2026年的76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5%;而酱香型白酒的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2%,增长潜力最大。

而从终端需求来看,由于白酒多出现在商务应酬、重要聚会等社交场景,如何增加更“平民化”的新消费场景,如何抓住年轻消费群体成为白酒企业必须要面临的难点和突破点。客观上来说白酒行业的存量竞争,也是新的消费场景开拓乏力的缘故。

酱香型白酒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酱香型白酒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酱香型白酒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酱香型白酒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酱香型白酒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