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加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分析

来源: 人民日报 2023-08-18 15:00:07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的力度,重点推动多时间尺度储能规模化应用、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在缓解新能源发电特性与负荷特性不匹配导致的短时、长时平衡调节能力和提升电力系统的调整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解决了新能源发电与常规电力系统动态平衡等问题。

据悉,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场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电源侧,主要应用于风力、光伏等绿色电站以及火电、核电的储能。二是电网侧,主要应用于调峰、调频、顶峰、备用的储能。三是负荷侧,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光伏、风电以及工商业用户的电力储能和应急备用电源等。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显示:


(资料图)

“新型储能”指的是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这些储能技术,包括比较成熟的锂电储能,也都是各有各的优势,同时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新型储能不但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还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通俗理解,新型储能就像是一个“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随着波动性、间歇性的新能源电力不断增长,“充电宝”的作用日趋明显,与此同时,新能源“充电宝”的选项,也逐渐多样化。

在已投产的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主导地位,占比约94.5%。2022年新增装机中,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发展提速,占比分别达到3.4%、2.3%。此外,钠离子电池储能、二氧化碳储能、重力储能等新技术陆续开展示范应用,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广州加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广东广州近日印发《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拓展应用场景市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四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力争把新型储能打造成千亿元级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支持从材料、器件、集成等维度,提升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多元新型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研究动力电池快速智能检测评估、柔性无损快速拆解等高效回收利用技术。在产业融合方面,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检验检测认证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广州产投集团副总经理姚朴:广州储能集团注册资本20亿元。今年7月,广州产投集团联合广州发展、广州工控、广州地铁设计院、鹏辉能源、智光电气等产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在广州南沙区注册成立了广州储能集团,注册资本20亿元,统筹推进广州储能产业投资开发。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欧鸽:全市在建新型储能项目11个。广州在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领域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汽车、电力热力等工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在建新型储能项目11个,总投资近400亿元,达产后产值可超千亿元。

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分析

虽然新型储能逐渐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多元化趋势也逐渐显现,但目前来看,新型储能领域仍呈现电化学储能“一枝独秀”的现状,其他新型储能则受到市场和资本冷遇。顾名思义,电化学储能是指利用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的各种二次电池储能,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主要包括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目前以锂电池和铅蓄电池为主。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对比来看,电化学储能是在安全性、能量密度、成本、发展路径等方面性价比最高的技术方向。华电国际(600027)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多个涉及新型储能业务的项目,有几项在做前期准备,已经投产的一项为锂电类项目。此外,甘肃电化学储能并网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五月底,甘肃电网储能并网容量突破百万千瓦,达到101万千瓦/214万千瓦时;几乎同期,山西省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化学储能电站全面落成,国网时代华电大同热电储能工程一次性全容量并网成功,投入试运行。

据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主任徐玉杰介绍,未来我国的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如果大规模接入电网,会造成安全隐患。此时,需要储能系统作为灵活性调节资源调节电力系统。压缩空气储能是一大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压缩空气储能的能量爆发力比较强。这可以直接作用于一些有趣的应用场合。以大型船舶使用的柴油发动机为例,压缩空气平常会被存储在压力罐中,通过特殊的启动阀直接作用于活塞,在开始燃油喷射之前转动曲轴。这种布置比相同规模的电动启动马达更紧凑、更便宜,并且能够提供必要的极高功率爆发,而不会对船舶的发电机和配电系统施加过高的负载。对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而言,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大规模示范和应用,积累工程设计和建设经验,发展完整成熟的产业链,以进一步加快其建设应用。

新型储能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新型储能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新型储能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欲了解更多关于新型储能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