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2023
白糖行业作为食品加工和生活消费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受到市场需求、农业生产、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白糖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2023
【资料图】
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制成的精糖。白糖色白,干净,甜度高。白糖含有糖类,糖类是人体主要营养来源之一,人体的消耗要以糖类氧化后产生的热能来维持,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是靠糖类供给的。
白糖主要分为二大类,即白砂糖和绵白糖。国外食用较多的是白砂糖,绵白糖主要在中国饮食文化圈内的国家或地区食用较多。各国对白砂糖的标准和分类不尽相同。中国把白砂糖根据精炼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精制白砂糖、优级白砂糖、一级白砂糖、二级白砂糖。绵白糖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精制绵白糖、优级绵白糖、一级绵白糖。
白糖色白,干净,甜度高。白糖含有糖类,糖类是人体主要营养来源之一,人体的消耗要以糖类氧化后产生的热能来维持,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是靠糖类供给的。
白糖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甘蔗种植业和甜菜种植业;中游行业主要是制糖行业,通过对原料甘蔗/甜菜进行压榨、加热、分蜜等工艺流程得出成品糖;下游消费领域则分为工业消费和民用消费。其中,工业消费包括食品加工(烘焙、糖果、饮料、乳制品等)、凝固剂、去污剂等;民用消费则主要为餐饮行业和居民个人食用。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消费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度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用甜菜制糖是近几十年才开端的。甘蔗具有宿根性,即一年种植,三年收获,当年糖产量能够追溯1-3年前的甘蔗播种面积。
从供给以及需求的角度来看,中国白糖行业在未来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上升趋势也必然助推其发展。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白糖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白糖生产技术也在不断革新。目前,一些先进的生产企业已经采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这种生产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未来白糖行业还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新技术,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智慧化管理和精准化生产,促进白糖行业向高效环保方向发展。
未来几年随着我国糖料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制糖行业进入上升周期。食糖按糖料划分,可分为甘蔗糖、甜菜糖。从我国糖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重心也是“以甘蔗糖业为主,兼顾甜菜糖业”。我国南方发展的甘蔗糖,与北方发展的甜菜糖,比例分占90%、10%。在蔗糖生产中,广西、云南两省区产量占全国80%左右。
目前我国已经是制糖大国,年糖产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均食糖消费量最少的国家之一,远低于全世界人均消费食糖水平,仅及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食糖消费“低下水平”的行列。同时据中国糖业协会官网统计,我国成品糖中,工业消费占比约为58%,民用消费占比约为42%。工业消费包括食品加工、凝固剂、去污剂等,而白糖是这些产业重要原料。
白糖行业发展前景
“十四五”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糖业面临转型升级。在上游糖料种植领域,糖料种植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等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糖业生产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在制糖工业领域,我国制糖工业加工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5G、物联网等技术将有助于产业智慧化、数字化升级,糖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未来,白糖行业将在生产技术上更加全面升级,增加安全生产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并对环境进行优化;同时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工厂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在2023年的白糖行业中,将会有更多”智能”工厂出现。
白糖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白糖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白糖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白糖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白糖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