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毒株EG.5流行 新冠疫苗企业持续研发输出加强疫苗

来源: 世卫组织 2023-08-17 11:01:24

新冠毒株EG.5流行

世卫组织将EG.5新变异株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对此表示,目前人群与病毒之间处于慢性携带共存状态。事实上,病毒要存活就要突变、变异,在群体免疫压力下不断更新是病毒的生存法则。


【资料图】

现有研究显示,EG.5仍是奥密克戎大家族一员,是XBB1.9.2的“后代”。今年2月这一变异株首次被发现,此后病例数有所增加。6至7月世卫组织所有通报病例中,感染EG.5变异株占比已从7.5%上升至17.4%。尽管总体风险较低,但基于变异株遗传特征、免疫逃逸特征和增长速度,世卫组织估计EG.5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尽管没有证据显示EG.5新变异株更易出现重症风险,但专家建议,高风险人群(基础情况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如未接种疫苗,还是应该完成全程接种。一旦感染者检测出阳性,推荐越早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越好,这样既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减缓症状,也能阻断家庭内的传播途径,保护家人。

多地开始接种四价新冠疫苗

神州细胞公司其研发生产的全国首款四价新冠疫苗已经开始在北京等地接种。这款四价疫苗针对的是奥密克戎等四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更广谱的保护作用。

有效性方面,1针加强免疫后14天至4个月,预防所有新冠病毒感染(含有症状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保护效力为 82.4%;预防有任何症状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效力为 79.7%。 对于各方关心的疫苗对奥密克戎、特别是XBB变异株的保护效力,神州细胞方面近日也对外称,临床数据显示,四价疫苗对奥密克戎BA.1、BA.5变异株等能诱导产生均一的、超高滴度中和抗体,对新型突变株BQ、XBB系列也能产生良好的中和效果。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新冠疫苗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

新冠疫苗企业持续研发输出加强疫苗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尚未停止。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也已接近中期数据揭盲,面临上市可能。其次,处于临床三期临床试验的还有康希诺、智飞、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二期的选手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泰生物、复星医药等;一期临床试验选手为三叶草、沃森、艾棣维欣、万泰等。

康希诺生物(06185)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收入同比下滑及利润端亏损,主要由于新冠疫苗需求量同比大幅下降,以及产品价格调整所致。公司销售及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对利润端也造成较大影响。

预计康希诺生物一季度收入下降及利润波动主要受新冠疫苗商业化价值波动及费用波动影响较大,23年MCV系列产品有望恢复准入及放量节奏,带动公司非新冠疫苗产品收入增长。公司疫苗研发实力雄厚,多条研发管线顺利推进,在研重磅品种储备较多,商业化前景可期。

当期运营成本增加影响毛利,各项费用率同比上升。2023年一季度公司毛利润0.35亿(-89.92%),毛利率35.17%(-35.10pp),主要由于当期运营成本增加所致。

2023Q1公司销售费用0.55亿元(+60.24%),销售费用率54.68%(+47.81pp);管理费用0.61亿元(-5.54%),管理费用率60.22%(+47.38pp);研发费用1.50亿元(-4.71%),研发费用率148.94%(+117.47pp);财务费用0.06亿元(-36.15%),财务费用率5.78%(+3.96pp)。

随着疫苗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疫苗种类将更加丰富、防御效果更显著。海外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率较低,或成为我国疫苗企业重点输出地区。

未来,新冠疫苗企业持续研发输出加强疫苗,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可兼顾对海外新增量市场的开拓。未来,mRAN疫苗将成为各国的研发重点。我国也将在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等共同推动下,实现技术突破,将其大规模应用到序贯接种之中,增强国民对于持续变异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欲了解更多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新冠疫苗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该行业报告明确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了解市场定位,把握市场特征,发掘价格规律,创新营销手段,提出行业市场进入和市场开拓策略,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