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碱产能投放供需宽松

来源: 中研网 2023-08-16 16:58:15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被誉为“工业之母”,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产品。其化学名为碳酸钠,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纯碱的下游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的生产,也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中。

纯碱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天然碱法两种,化学合成法又可分为氨碱法和联碱法。氨碱法生产过程中需用氨作为媒介,原料价廉易得,且生产连续、产品纯度高,但原盐利用率低,排出的废液废渣污染环境;联碱法生产纯碱的同时产出副产品氯化铵,无需投入石灰石、焦炭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环境污染较小,但联碱法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装置建设成本高;天然碱法成本相对较低,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其他化工产品,具有绿色环保、低能耗、低成本的特点,但受限于碱矿资源。


【资料图】

据GenesisEnergy统计,2021年全球纯碱生产工艺中化学合成法占比65%,其中氨碱法占比45%,联碱法占比20%,天然碱占比30%。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国内制备方法亦以化学合成法为主,2022年国内联碱法/氨碱法/天然碱法产能比重分别为49%/46%/5%。随着国内碱矿的开发,天然碱产能扩张,国内的产能结构将逐步向全球靠拢,未来制碱发展方向将是天然碱法和联碱法。

轻重碱存在差异,玻璃为主要下游。纯碱可分为轻碱和重碱,其主要差别是其物理性能,如松散密度、颗粒大小、形态等,轻质纯碱的密度通常为500~600公斤/立方米,重质纯碱密度为1000~1200公斤/立方米。重质纯碱可以采用天然碱法生产,以天然碱为原料,通过蒸发或碳化生产重质纯碱,或者由轻碱通过水合法或挤压法得到。由于制备需要额外工序,通常单吨重质纯碱相较轻质纯碱贵100-300元。其中重质纯碱多用于平板玻璃、光学玻璃、高级器皿等高档玻璃的制造,轻质纯碱多用于食品、冶炼、印染、化工、医药、日化洗涤用品、玻璃制造等,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纯碱整体下游需求最大的是平板玻璃、日用玻璃以及光伏玻璃,分别占下游需求的46%/16%/8%。

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游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的生产。在三种制备方法中,天然碱法较于另外两种化学合成方法存在成本和工艺优势。当前国内主流的纯碱合成方法是联碱法和氨碱法,但随着国内碱矿项目的投产,天然碱制纯碱法的占比将逐渐上升。

新增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带动光伏玻璃需求快速增长。光伏能源是一种清洁、安全、高利用率、标准化、可控化的能源,目前已经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中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根据CPIA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280-330GW,国内新增光伏装机95-120GW,我们预测近三年光伏行业将维持高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330GW,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120GW。未来光伏装机量会维持增长趋势,光伏玻璃需求有望持续上涨,从而拉动纯碱需求上行。

根据iFinD与百川盈孚数据,2019年光伏玻璃产量为822万吨,测算对应纯碱需求量为189万吨,随着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预计2023-2025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9.33%,到2025年光伏玻璃产量有望达到2129万吨,对应纯碱需求量为490万吨,相对于2019年增长158.83%。

国内房地产景气度低迷,国家出台刺激政策。2020-2022年国内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跌入低谷,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房地产开工面积为仅为111632.0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3.87%,房地产竣工面积为仅为55708.8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5.07%,为近十年来的低点。2022年11月,国家为刺激房地产提出“三支箭”的政策组合,以求改变行业景气度:央行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16条”新政,新政从六个方面对房地产行业融资进行全面支持;在人民银行的支持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证监会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允许上市房企非公开方式再融资,引导募集资金用于政策支持的房地产业务,时隔多年之久,上市房企再融资通道重新打开。我们预计2023年密集的政策组合拳实施之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有望改善。

平板玻璃与房地产相关,预期未来产量缓慢增长。预计刺激政策逐步出台,房地产市场有望触底复苏,带动平板玻璃市场供给和需求增长。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19年平板玻璃产量为4675.47万吨,测算对应纯碱需求量为1075.36万吨,近年来平板玻璃产量略显颓势,但随着旧房改造政策与房地产政策刺激房地产行业的复苏,预计2023-2025年复合增速为-0.11%,2025年平板玻璃产量5070.84万吨,对应纯碱需求量为1166.29万吨。

日用玻璃制品行业是消费品领域中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消费品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根据iFinD数据,2021年我国日用玻璃制品产量约为819万吨;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年产量达到了876.90万吨。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对日用玻璃制品的需求量将上升,带动产量增长。根据我们测算2023-2025年日用玻璃产量将达到906.71/937.54/969.42万吨,复合增长率为3.40%。

未来我国光伏行业装机量的增长将带动光伏玻璃的需求,从而拉动纯碱需求量上行;同时我国房地产景气度有望随着刺激政策的实行迎来复苏,平板玻璃以及日用玻璃需求有望缓慢提升,共同推高纯碱需求量。

纯碱产能增长较快,远兴能源贡献主要新增。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18年我国纯碱产能/有效产能/产量分别为3140/2965/2582.6万吨,截止到2022年我国的纯碱产能/有效产能/产量分别为3455/3120/2612.8万吨,增长10%/5%/1%,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4%/1.3%/0.3%,截止到2022年氨碱法/联碱法/天然碱法产量1319.91/1383.46/150.72万吨,占比分别为46.25%/48.37%/5.58%;天然碱法制纯碱占比仍然处于低位。预计到2025年纯碱产量将达到3462万吨,主要是由于远兴能源阿拉善天然碱项目新投放780万吨天然碱纯碱导致。

国家政策出台,纯碱生产环保约束趋严,落后产能将被淘汰。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战略和政策的推进,有关纯碱行业环保限产政策陆续发布,纯碱产能新增约束愈加趋严。氨碱法原盐氯化钠的利用率低,同时生产过程产生废渣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废渣废液处理困难,需要大面积储存地存放,污染大导致氨碱法生产选址受到限制;联碱法生产过程中动力消耗高,并且氯化铵母液具有较强腐蚀性,对防腐要求较高。在环保限产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未来氨碱法、联碱法新扩张产能难获审批,同时部分落后产能将面临淘汰;长期看天然碱法符合国家扩产规定,但受限于矿产资源。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