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机代表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2023中国农机市场规模超9000亿元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近年来,阿克苏市着力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加快推进机械化、智能化农机在耕、种、收等环节的推广应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了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
(相关资料图)
智慧农机代表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合作社有各类农机具165台(套),给农机装上“北斗”后,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无人驾驶拖拉机依靠北斗技术规划田间地块路线,实现一人控制多台农机进行精准作业,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合作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今年“三夏”期间,该合作社累计完成机耕作业3600亩,机收2700亩,机插机播1200多亩。
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农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挑起了春耕春管“大梁”,农民轻点手机就能实现高效便捷的无人化作业,查看数据就知道农作物生长状况……连日来,鄂州大地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从耕地、播种,到植保、收获,智慧农机都能“指哪打哪”,把农活干得漂漂亮亮。
2022年以来,为加快农机农艺先进技术融合,补短板、强弱项,立足全产业链的农机化发展水平提升,山东省与济南市农业农村相关部门通过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科技改变生活,也正在改变着农业作业形态。智慧农机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代表了未来智慧农业的方向。近几年,济南市各级农机系统通过不断工作,探索出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较完整的技术路线、栽培模式、适用机具等,为提高生产效率及大米品质、改善劳动环境及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努力。
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开始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推出更先进的农业机械产品。例如,智能化农业机械、多功能农业机械等新型农业机械产品逐渐涌现,并受到农户的热爱。
另外,国家对农业机械产业的支持政策也在不断加强。例如,政府在农业机械产业上投入大量的资金,推动产业发展;同时,政府还鼓励农业机械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对外贸易。尽管农业机械行业前景十分看好,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也在提高,从而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农产品产量。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对全球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农机市场销售规模年均增速
根据相关规划目标,中国农机市场在未来10年中将保持较快增长,销售规模年均增速在5-6%左右,预计2030年后中国农机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有望在10年后形成一个万亿级的农机大市场。但农机市场在生产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短板,只有克服了这些障碍,才能实现农机行业的跨越式增长和转型升级。
中国农机市场正处于轻型向重型农机升级的阶段,与现代化技术运用还未深入结合,智能化高端农机在农机总体规模中占比不到10%。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和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无论是经营主体,还是从业人员或耕地面积,小农户的数量占比都在70%甚至90%以上,造成农机需求分化和价格敏感型占据主流;再迭加城镇化失速、进城农民工返乡的因素,农业劳动力过剩、人力成本过低的问题将在相当长时期困扰中国农业,这都决定了农业机械化进程难以一帆风顺。
国四排放标准的实施一波三折,最终一锤定音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与此前的国一到国三标准都只是对柴油发动机提出要求不同,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不仅仅是升级发动机的燃油、进气系统,还需要增加后处理装置,如安装颗粒捕捉器,加装尿素罐以及数据回传系统等。可以说,安装了国三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一定是国三农机,但安装了国四排放的柴油机并非就是国四农机,只有柴油机、后处理等技术集成了,整机的各种工况达到了标定排放,才能称其为国四农机。
毫无疑问,进入国四时代,是我国农机工业一个里程碑式的升级跨越,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售后服务难度都对农机行业提出了挑战,这也意味着行业必将重新洗牌,那些技术储备雄厚、产业链齐全、服务质量优越的农机企业将在这次升级中站立潮头,赢者通吃的现象将再次被验证,真正的行业巨头也将因这次升级而孕育。
作为我国农机行业的领军企业,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展现农机大企担当,积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四排放升级,背靠潍柴这棵“大树”,充分发挥1+1>2的优势,加快核心技术突破,为顺利进入农机国四时代贡献着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力量。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版农业机械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在农业大省湖南,以中联农机、农夫农机等为代表的农机生产企业稳产保供,以实际行动呵护春耕生产。
有相关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农机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扭转了中国农机进口大国的地位,在提升农机自给率的同时,逐步向农机出口大国迈进,未来随着电动化技术深入发展,电动农机有望引发新一轮农机技术新潮流。
国内农机企业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中联重科是国内较早从事农机研发、设计、生产的企业,旗下的中联农机不仅畅销全国,更出口海外。今年立春,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中联重科旗下的农机生产园区一派繁忙,公司工作人员预计,今年春季将生产1000台拖拉机、2000台抛秧机。
不仅上市公司的农机业务繁忙,上市后备企业及中小微企业同样获得大量订单。农夫农机是湖南上市后备企业之一,履带拖拉机是其拳头产品。该公司生产部李伦灿向记者介绍,“今年1月份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生产排产到了4月份。这主要得益于农机更新换代和地方政府农机采购补贴到位。”
龙舟农机同样是湖南上市后备企业之一,旋耕机是其拳头产品。该公司售后负责人何文峰介绍,“为保障农户用机方便,我们特别准备了2000台备用设备,另准备了400台新款设备,可及时响应下游农机站和经销点的需求。”
振通科技是主营自动化育秧设备的企业。立春以来,各地陆续进入水稻育秧环节,对机械设备的需求量迅速增长。振通科技当前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单月可完成50套至80套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
创新引领农机产业发展
近日,中联重科喜获海外订单。2022年10月份,多米尼加面向全球发起批量集采农业机械装备项目的公开招标。中联重科与来自欧、美、日等国家与地区的世界级农机品牌同台竞技,最终脱颖而出,在综合评分中排名第一,成为此次项目中采购份额最大的单一供应商。近日,多米尼加共和国农业部正式公布,中联重科成功中标该国农业机械装备批量集采项目,斩获价值超1000万元人民币的农机大单。
2月1日,老挝首家中联重科农机旗舰店在首都万象开业。该旗舰店由中联农机与战略合作伙伴湖南炫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这是中联农机海外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在海外市场战略合作的突破。开业后,旗舰店将逐步建立在老挝的农机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融资租赁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助力中国农机品牌和产品服务更好地“走进”当地市场。
在邵阳、郴州等地,慕名前来选购省力型农机设备的非洲客商已陆续抵达。湖南将农机产业链作为全省20个重点建设的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大力发展新型农机的研发、设计、生产工作,在长沙、常德、邵阳和郴州四地实现了产业集群。长沙主打农机的研发设计,常德主打大马力农机设备,邵阳主打高性价比小农机,郴州主打成套解决方案,上述地区的产品皆得到海内外市场的肯定。
《2023-2028年版农业机械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