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又有农商银行增持村镇银行股权 村镇银行行业市场投资前景预测

来源: 互联网 2023-08-09 14:17:38

近期,主发起行通过股权受让方式、增持旗下村镇银行的情况较为频繁。

8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批复同意石家庄新华恒升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恒升村镇银行”)股权变更的请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批复,浙江温州瓯海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瓯海农商银行”)受让新华恒升村镇银行股东石家庄信合置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太和电子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瑞泰港物流有限公司、石家庄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孙建勋、聂煊、马素伟持有股份共计2750万股,占全部股份的55%。

股权转让完成后,上述股东不再持有新华恒升村镇银行股份,瓯海农商银行的持股比例由45%变更为100%。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新华恒升村镇银行,瓯海农商银行在近一年来还先后对河北藁城恒升村镇银行、河北晋州恒升村镇银行进行增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瓯海农商银行对旗下3家村镇银行持股比例都已经达到100%。

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近期,浙江江德清农村商业银行、金华银行等多家主发起行也先后通过股权受让的方式对旗下村镇银行进行增持。

事实上,主发起行频频增持旗下村镇银行也有其政策背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省联社转换职能,规范履职行为,稳步推进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增强“三农”金融服务能力。

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是“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资金主要用于发放“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是我国县域地区“三农”金融服务的重要生力军,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与“三农”融资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村镇银行业务规模不大,但机构数量众多,截至2022年末,我国村镇银行数量达1645家,约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40.46%。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少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因此,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机构的改革工作备受重视。

早在2021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就曾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对于有出资意愿和处置能力的主发起行,支持其向所发起设立的高风险村镇银行增资扩股,或在真实、洁净、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处置不良贷款,同时要认真评估主发起行包括出资能力、风险状况在内的综合情况,防止因处置风险而形成新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被主发起行增持的村镇银行本身运营情况良好。而有的主发起行增持村镇银行,是因为个别民营股东遭遇经营困难,无法继续履行股东义务。

通过主发起行增持,不仅有利于村镇银行优化股权结构,增强公众信心,而且可提前防范股东风险向村镇银行传导。

业内专家表示,从源头上化解风险,还需要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经营效率,培育差异化竞争力,增强村镇银行服务区域实体经济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少数村镇银行逐渐劣变为高风险机构,严重影响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能力。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不削弱县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积极参与村镇银行改革重组,进一步拓展资本补充渠道。

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投资前景预测

村镇银行的建立,有效的填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中国村镇银行的市场规模和服务能力正在迅速发展,其未来发展趋势也很明显。在政府大力支持和改革的推动下,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村镇银行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共有1600多家村镇银行,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中,山东、河北两地的村镇银行数量超过百家,分别为126家和110家;河南和贵州紧随其后,分别有86家和84家。

《通知》提出,支持主发起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对于有出资意愿和处置能力的主发起行(含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属地银保监局和并表银保监局(以下分别简称为属地局和并表局)可根据风险处置的实际需要。

按规定程序审慎研究确定其对村镇银行增资所需满足的监管评级、监管指标等相关条件,支持其向所发起设立的高风险村镇银行增资扩股,或在真实、洁净、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处置不良贷款,同时要认真评估主发起行包括出资能力、风险状况在内的综合情况,防止因处置风险而形成新的风险。

经历此后数年发展,目前村镇银行已成为机构数量最多、单体规模最小、服务客户最基层、支农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微小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共4602家。

其中,开发性金融机构1家,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行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128家,民营银行19家,外资行41家,农商行1595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信社577家,村镇银行1651家等。据此计算,村镇银行数量占金融机构总数的36%左右。

事实上,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中“年龄最小”“辈分最低”“个子最小”的村镇银行,其经营发展一直面临着诸多难题: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容易被个别大股东操纵或与主发起行发生冲突;

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不足,导致吸储难、吸储贵;市场竞争环境不公平(例如,根据有关规定,地方国库资金不能存放村镇银行;难以进入同业拆解市场等),导致业务发展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简单复制主发行业务,业务品种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弱。

对于村镇银行来说,“借力发展”是其数字化转型的最优选择:如果选择与主发起行紧密合作“借势”发展之路,可考虑依托主发起行的科技支撑(前提是主发行的科技能力比较强),从发展线上业务(例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入手,加入微信、云闪付等主流手机支付平台,逐步推动村镇银行数字化转型。

未来,中国村镇银行将继续深入改革,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进多元化业务拓展,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以及完善贷款业务管理等,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服务能力提升。

另外,中国村镇银行将加强与中央银行的合作,加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的力度,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拓宽支付结算服务等,实现村镇银行发展的全面、深入、平衡发展,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和能力,打造服务农村、服务经济和服务民生的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中国村镇银行的市场规模和服务能力。

本报告对我国村镇银行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村镇银行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

报告还综合了村镇银行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报告对于村镇银行产品生产企业、经销商、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拟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我国村镇银行行业发展规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