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糖行业市场分析 2023年7月中国食糖供需形势分析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国糖业协会 国家发改委 2023-08-09 11:19:24

全球制糖行业市场如何?随着全球糖供应吃紧,多国愈发依赖从印度进口糖。然而,印度农业区降雨不均,令市场担忧糖产量将不足,可能连续第二年下降。目前,国内食糖市场处于纯销糖期。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销糖68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6万吨;累计销糖率76.6%,比上年同期加快13.7个百分点。


(资料图)

全球制糖行业市场分析

据外媒报道,随着全球糖供应吃紧,多国愈发依赖从印度进口糖。然而,印度农业区降雨不均,令市场担忧糖产量将不足,可能连续第二年下降。印度每年制糖生产期从10月开始。

印度糖厂协会会长阿迪蒂亚·琼琼瓦拉说,印度糖主产区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6月降水不足,致收成承压。这一协会预测,糖产量在2023年至2024年制糖周期将减少3.4%至3170万吨。琼琼瓦拉说,这一供应量可以满足印度国内对糖的需求。减产同时,印度将利用更多糖制造生物燃料。印度糖厂协会预测,印度将把450万吨糖转化成乙醇,同比增加9.8%。

斯通克斯公司糖和乙醇部门负责人布鲁诺·利马说,按上述乙醇生产水平,“印度可能不会出口糖”。

印度限制糖出口曾有先例。在2022年至2023年制糖周期,印度把糖出口量封顶在610万吨。这一数字在此前一制糖周期为1100万吨。

国际市场糖期货价格今年累计上涨大约20%,4月创2011年以来新高。市场担忧,厄尔尼诺现象将加重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干旱,影响糖产量。据彭博社报道,泰国、南非和中美洲的糖产量同样可能减少。

糖作为居民生活中和食品等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不断成长的工业国家,对糖类的需求整体较大。

2023年7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食糖)

食糖:本月对2022/23年度及2023/24年度预测数据不做调整。本年度全国食糖生产已经全部结束,目前,国内食糖市场处于纯销糖期。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销糖68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6万吨;累计销糖率76.6%,比上年同期加快13.7个百分点。

本年度国内食糖产量下降、进口量减少,市场供应形势偏紧。受前期干旱影响,我国广西和云南蔗区整体苗情不及上年,预计广西三季度平均气温偏高,后期需关注天气和病虫害的影响,国际需关注巴西压榨进度以及异常天气对印度、泰国等主产国所带来的影响。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制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分析:

制糖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前期投入大,运营本钱高等特点。进入该行业前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进展根底建立,包括厂房、生产设备、环保设施的建立和购置等。同时,甘蔗、甜菜等原材料的收购都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故运营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实力缺乏的企业无法在短期内形成规模,使得进入制糖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

据中国糖业协会官网统计,我国成品糖中,工业消费占比约为58%,民用消费占比约为42%。工业消费包括食品加工、凝固剂、去污剂等,而白糖是这些产业重要原料。

国内制糖行业未来发展分析

我国糖产量受甘蔗播种面积、单产情况、出糖率等因素影响,其中糖产量与甘蔗播种面积变动方向基本一致,呈现6年一个周期。本质上来说,推动农户种植甘蔗的动力来源于种植收益,通过甘蔗本身收益情况以及竞争作物收益情况,可以预判未来甘蔗种植规模情况,进而判断糖产量与价格。

从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由于我国食糖价格较低,加之我国制糖成本较高,导致行业整体盈利较低。近年来我国制糖行业持续出清,市场趋于集中,中小企业逐渐淘汰,大型企业占比比例在逐渐上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糖业面临转型升级。未来中国制糖行业的发展将受到新兴技术的影响。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这些技术将会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和生产,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国制糖行业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优胜的方向前进的,是政府的持续支持和新兴技术的应用。中国制糖行业将会成为国内外糖业发展的先驱者,并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制糖行业的市场规模、制糖市场供需求状况、制糖市场竞争状况和制糖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制糖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制糖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想要了解更多制糖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制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