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或将限制食糖供应出口 食糖期货价格今年上涨约20%

来源: 东方财富 2023-08-07 18:16:38

随着全球供应紧张,世界越来越依赖南亚国家的食糖出口。印度农业带降雨不均匀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食糖产量将出现短缺,从十月份开始的产季可能会连续第二年下降。印度禁止部分大米出口之后,贸易商们开始担心另一个印度主要的出口产品也将受到类似的限制。

近几个月来,印度农业带降雨情况不佳,导致大米、甘蔗等农作物产量受损。据悉,印度从10月开始的食糖产季收成可能迎来连续第二年下降。

而这很可能转化为印度出口的大幅削减。在恶劣天气和俄乌冲突导致供应紧张局面下,全球市场对印度的农产品相当依赖,如果印度真的也在食糖上限制出口,这将加剧全球的粮食危机。


(资料图片)

印度或将限制食糖供应出口

印度两个邦的食糖主产区6月降雨不足,导致甘蔗的生长和收成面临较大压力,预计2023/24年食糖产量将同比下降3.4%至3170万吨。但他表示,这一产量预计可以满足印度国内需求。

不妙的是,印度同时还在投入更多食糖以生产生物燃料。糖厂协会预计工厂将会把450万吨食糖用于生产乙醇,相比去年增长9.8%。

StoneX糖和乙醇主管Bruno Lima表示,按照现在的产量水平,印度可能不会释放任何出口配额。

印度去年也曾限制食糖出口,其2022/23年的出货量上限设定为610万吨,低于2021/22年的1100万吨。分析师们预计,2023/24季度印度可能只允许200-300万吨出口,甚至不允许任何食糖出口,从而导致全球糖价格飙升。

今年以来,食糖期货已经上涨了约20%,市场担心厄尔尼诺现象将给南亚和东南亚造成农业上的打击,导致食糖出货量的明显减少。

亚洲之外,非洲南部和中美洲等地区的糖产量也报告下降。Akamie预计下一季糖的价格将在每磅25美分到27.5美元之间波动。

2023全国共生产食糖897万吨

2022/23年制糖期(以下简称本制糖期)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截至2023年7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97万吨,比上个制糖期减少59万吨。全国累计销售食糖738万吨,同比增加62万吨;累计销糖率82.3%,同比加快11.5个百分点。

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129元/吨,同比回升347元/吨。2023年7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842元/吨。

数据显示,糖期货价格今年以来上涨了约20%,今年4月份一度涨至每磅26.83美分,创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市场担心,厄尔尼诺天气将给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带来更热、更干燥的气候,并影响糖的产量。若非洲南部和中美洲等其他地区的糖产量下降,可能会推动糖价再次上涨。Henrique Akamine预计,2023/24榨季的糖价格在每磅25美分至27.5美分之间。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食糖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6月我国甘蔗糖或甜菜糖水溶液进口量为15.26万吨,同比增加7.92万吨,增幅107.9%;甘蔗糖、甜菜糖与其他糖的简单固体混合物,蔗糖含量超过50%的进口量为5.9万吨,同比增加1.83万吨,增幅44.96%;其他固体糖及未加香料或着色剂的糖浆、人造蜜及焦糖进口量为0.24万吨,同比减少0.17万吨,降幅41.46%。6月我国进口糖浆及预拌粉21.41万吨,同比增加9.6万吨,增幅81.29%。

此外,6月我国进口食糖4万吨,同比减少10万吨,降幅71.43%。1—6月累计进口食糖109.62万吨,同比减少66.73万吨,降幅37.84%。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表示,当前市场开始对本年度食糖消费是否能够达到预期存在担忧,主要表现就在于糖浆进口数量开始增加,终端相关食品企业使用淀粉糖的数量也在增加,但6月食糖进口量仍偏少,中国糖业协公布的糖厂库存量偏低,当前糖价依旧较高。

根据国内国际食糖市场的变化,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在7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中表示,本月对2022/2023年度及2023/2024年度预测数据不做调整。本年度全国食糖生产已经全部结束,目前,国内食糖市场处于纯销糖期。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销糖68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6万吨;累计销糖率76.6%,比上年同期加快13.7个百分点。本年度国内食糖产量下降、进口量减少,市场供应形势偏紧。受前期干旱影响,我国广西和云南蔗区整体苗情不及上年,预计广西三季度平均气温偏高,专委会表示,后期需关注天气和病虫害的影响,国际需关注巴西压榨进度以及异常天气对印度、泰国等主产国所带来的影响。

天气因素将继续影响糖市供应

2023/2024榨季,巴西增产从预期到现实。咨询机构Datagro在6月报告中称,巴西中南部2023/2024榨季甘蔗压榨量料从此前预估的5.9850亿吨增至6.065亿吨, 较上榨季增加10.6%,因稳定的降雨对蔗田有利。年初到5月的良好降雨量,使得巴西中南部的甘蔗单产仍有进一步增加的潜力,降雨尤其有利于榨季最后一段时间收割的甘蔗生产。此外,随着榨糖的利润从去年6月以来开始超过乙醇生产,糖厂投资增加。初步迹象表明,糖厂将不遗余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压榨操作,以及提高甘蔗用于产糖的比例。鉴于良好的生产前景,近期机构再次上调巴西中南部2023/2024榨季甘蔗预估压榨量,上调至6.05亿—6.2亿吨;糖产量预估上调至3850万—3900万吨,最极端的预估达到了4000万吨。

尽管巴西丰产在望,但阶段性压榨节奏仍干扰糖市。巴西中南部主产区6月生产进度略有放缓,机构大多数认为压榨量会增加更多,但是甘蔗、食糖增产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原糖价格先跌后反弹,间接支撑了原糖价格。

一方面,6月上旬受到降水增多干扰,6月下旬尽管天气较为干燥,但甘蔗出糖量(ATR) 偏低,每吨甘蔗出糖量仅为133.04千克,同比下降近3%,也是最近6个榨季同期最低,主要原因是来自巴西糖厂新榨季急于压榨,部分甘蔗成熟度不够,影响单产,导致入榨量低于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从7月上旬数据来看,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入榨量为4837.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641.9万吨增加了195.4万吨,同比增幅达4.21%,甘蔗的ATR仍然不及预期,较同期水平下滑了2.41千克/吨。而产糖数据方面,产糖量为324.1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97.7万吨增加了26.4万吨,同比增幅达8.86%;累计产糖量为1547万吨,同比增幅达21.88%。整体来看,7月上半月数据仍然相对偏空,且虽然当前开榨糖同比持平,但进度与2020/2021榨季及2021/2022榨季同期相比依然落后,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的压榨还将进一步提速。产量大幅增加也使得库存压力日益凸显,截至6月中旬,巴西中南部食糖工业库存达到590.5万吨,同比增加近90万吨。

本榨季的制糖比例数据继续支撑大增产预期,截至7月上旬糖厂的甘蔗制糖比例达到50.01%,高于去年同期的47.07%;累计糖醇比达到48.14%,较去年同期的43.54%增加了4.60个百分点,这也是2016/2017榨季同期以来最高水平。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巴西中南部含水乙醇折糖价为14.98美分/磅,原糖现货为25.36美分/磅,原糖价格坚挺使得糖醇价差存在超10美分/磅的巨大价差。另外,由于巴西政界倾向于压低燃油价格,间接影响乙醇价格上涨。不过也有消息称,花旗的一项研究显示,巴西政府决定将汽油中的乙醇混合比例从27%提高到30%,这将促使行业将额外3.5%的糖分流至乙醇生产。尽管如此,当前产糖优势仍明显,预计产糖收益大幅高于乙醇的趋势也将持续至本榨季末,目前市场对本榨季制糖比例的预估中值达到48.5%的历史最高水平之一。

天气方面,从近期的天气情况看,7月上旬巴西最南端部分蔗区出现霜冻,帕拉纳州和东北部产区降水偏高,但并未影响到圣保罗州等主产区,预计对生产影响不大, 而7月下旬及8月预计降水增多,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进度。但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其间主产区气温较正常年份偏高,也减少了霜冻出现的概率,对于未来产量的波动,更多的担忧来自于厄尔尼诺现象可能给巴西主产区带来高于正常水平的降雨从而对压榨节奏及甘蔗糖分产生影响。

出口方面,6月巴西糖出口开始放量,达到308.2万吨,最近8个月来首次超过300万吨,较上年同期大增30.6%。2023/2024榨季4—6月,巴西累计出口糖652.46万吨,同比增加24.06%。在没有天气和物流干扰的情况下,预计7—10月巴西月均出口在300万—400万吨的高水平。

物流方面,前期港口物流拥堵现象也出现一定缓解,据航运机构Williams发布的数据,截至7月19日当周,巴西港口等待装运的食糖数量从一周前的392.43万吨降至374.97万吨。贸易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将施压原糖价格。

《2023-2028年中国食糖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