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超过660万台 2023年支持800V高压快充车型推出
800V高压系统通常指整车高压电气系统电压范围达到550-930V的系统,统称800V系统。800V其实是近两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电动车高压快充。续航,从电车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一个令车主头疼的问题,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所以诞生了例如特斯拉超级充电桩、蔚来换电站等不同模式,800V高压快充也是其中的一个新选择。
【资料图】
2023年800V高压快充的车型
现在很多主流车厂都已经或即将推出支持800V高压快充的车型,从2019年的保时捷Taycan开始,不乏有极狐阿尔法S Hi版、路特斯Eletre、小鹏G9、捷尼赛思GV60,还有6月份刚刚上市的小鹏G6。
小鹏G6更是将800V作为一个核心卖点来进行宣传,何小鹏说到G6的800V的快充峰值功率可达280kW,在超充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可增加300公里。
同时,理想也在今年自家的家庭科技日,公布了最新的5C电池800V高压快充技术,预计可实现充电9分30秒就能有400公里续航的表现。
细数一下,现在支持800V高压的平台架构已经有比亚迪e平台3.0、通用奥特能平台、吉利SEA浩瀚平台,奔驰EVA、现代E-GMP和小鹏的扶摇架构等。
800V高压快充需要使用碳化硅等高成本半导体材料,目前碳化硅SiC的价位是在4900元-6500元/吨。现在还没有哪家可以将800V的成本降低到接近400V。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近日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同比增加69.8%,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已实现三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作为配套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公共充电桩拥有广阔市场前景。
自今年7月起,包括北京、上海、郑州、重庆、广州等多地的公共充电桩充电单价均有所上调。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一张上海虹桥附近第三方充电桩的电费价格截图,图片显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的充电费用从1.15元/度涨到2.15元/度,涨幅高达87%。也有网友称,在郑州市域内,部分充电桩在某些时段出现了近一倍的涨幅。
夏季电价上涨叠加今年国家电网执行充电运营商电价应按工业用电收费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充电桩运营商成本。与此同时张翔还认为,充电费用上涨的背后,“折射出当前充电桩在数量、布局及充电速度等方面的一些行业痛点,但也同时折射出行业巨大充电需求和行业增长空间。”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充电桩?行业增长空间有多大?根据IFIND数据,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同比增长67%,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4513万辆。根据我国2025年实现车桩比2∶1的规划,预计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达到2257万台,较2022年增加1305万台。
因为充电所需占用充电桩的时间更长,所以针对同样数量的汽车,新能源车所需的充电站数量应为传统油车所需加油站数量的20倍。
2023国内充电桩市场增量需求
近年来,国内充电桩建设增速较快。2022年全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增加91.6%,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同比增加225.5%。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0万台,同比增加99.1%。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充电桩增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的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政府政策转向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日渐成熟,纯电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纯电车销量已攀升至536.5万辆,保有量达到1310万辆。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
国内车桩比逐渐降低。车桩比即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数量的比例,比值越低,意味着充电桩供给越充分。截至2022年底,国内车桩比为2.5:1。我国工信部计划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近年来,车桩比逐渐降低,从2018年3.2:1降至2022年2.5:1,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保有量均在不断增加。
充电桩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以运营商为主、以车企自建为主和第三方&合伙建设这几种方式为主,其中以运营商为主导是目前的主流方式,目前代表企业有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等。截至2022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充电桩数量TOP5的运营商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69.8%,全国充电运营企业充电桩数量TOP10的运营商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86.4%,其中充电桩运营企业以特来电、星星充电和云快充为主。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充电桩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年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倍。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曾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在2025年达到25%。而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提前3年达到目标。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保持加速发展态势,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渗透率有望接近45%。
欧美市场新能源车市场近年来均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根据Marklines数据,2021年欧洲主要国家共销售220.97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73%,美国共销售66.6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100%。近年来,欧美国家不断加大对新能源车的政策支持力度,未来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维持高增速。国际能源署预测,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达到近1400万辆,这种爆炸式增长意味着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4%左右升至2022年的14%,2023年有望进一步增加到18%。
欧美新能源汽车增速较快,公共车桩比居高不下。欧美充电桩建设进度滞后,车桩比远高于中国。欧洲2019、2020、2021年车桩比分别为8.5、11.7、15.4,美国则为18.8、17.6、17.7。相比之下,我国2019-2022年车桩比分别为7.4/6.1/6.8/7.3,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建设,我国车桩比已达到远远领先欧美的水平。因此,欧美地区车桩比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这说明充电桩产业链的中下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高压快充是充电桩未来发展趋势
充电速度是目前充电桩主要的性能提升空间。根据德勤发布的《2022年全球汽车消费者研究》,欧洲(以德国为例)和美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顾虑主要为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桩数量不足、充电速度不够快和电池安全隐患等,可见欧美地区对充电桩的需求为更多的数量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快充可以分为高压快充和高电流快充。高电流快充对散热性的要求较高,高压快充则可以提升安全性和能量转换效率,因而高压快充获得了大部分桩企和车企的青睐。目前,充电桩行业正处在由低压/低倍率向高压/高倍率的发展进程中。
如今,新能源汽车汽车的充电桩接口标准正面临方向性的变革关口。
比如目前,特斯拉提供了美国最大的快速充电网络。就在不久前,福特和通用汽车宣布加入特斯拉的NACS阵营。通过特斯拉、福特和通用汽车的合作,美国60%以上的电动汽车都会用上NACS标准。
美国政府则进行了干预,提出如果特斯拉电站转向美国的标准充电接口CCS的话,就可以获得美国政府的数十亿美元联邦补贴。
美国政府正在投资最多75亿美元,在美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上建设新的快速充电设备。这显示出,美国在新能源充电标准和基础设施上,已经投入了政府行政力量。
充电接口标准化也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充电接口标准化得到实现,那么就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从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快地发展。
《2022-2027年中国充电桩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