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与技术的结合 中国科技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来源: 互联网 2023-08-04 18:11:47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显著,尤其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成效显著,产业数字金融则方兴未艾。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达到5652万户,同比增长了26.8%。深圳方面,根据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增长23.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相关资料图)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广东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万亿元和信贷2.4万亿元,均超过全国的1/9;新增上市公司78家,实现股权融资2205亿元,占到全国的1/6;保险资金在广东累计投资金额突破2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8%,对GDP增长贡献达到1/3。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科技金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科技金融是指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

科技金融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与技术的结合

科技金融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与底层技术的结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打造金融支付、融资、投资、保险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新服务模式。其涉及的技术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业等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颠覆性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与场景的叠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和量化金融四个核心部分。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科技整体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04亿元增长到了5423亿元。

在疫情持续影响下,以数字银行、数字支付和数字投资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服务正在加速发展。疫情加深了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也让线上化和数字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更加普及。全球35%的用户在疫情期间增加了对数字银行服务的使用,一些传统金融机构通过推出数字银行服务,成立数字金融部门等措施,加速其数字化进程。

中国科技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显示,目前科技金融标准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接下来将加强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标准研制和有效应用,引领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结构的健康程度比简单粗放的高增长更为重要,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毛细血管,其重要性被史无前例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目前,上海市科技金融加入了5G消息以后,不仅增加了金融机构新用户流量的入口,同时也支撑了强大的上海市科技金融服务的平台,更多的是提供了场景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当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引领着新一轮的科技浪潮,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也呈现出快速迭代、螺旋上升的变革之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金融是向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机构等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组成的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当前,科技创新正处于攻坚期、加速期和关键期,广东强化金融赋能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集中资源锻造战略科技力量,构建“两廊三级多节点”创新格局。同时,加速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完善科技信贷、多层次资源市场等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

3月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省委、省政府最新中心工作部署,从六个方面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保障。立足“制造业当家”和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实施“金融+制造”“金融+科创”“金融+海洋”三大工程,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高质量循环发展,形成“海洋牧场”等海洋经济新增长点。

本报告对我国科技金融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科技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科技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报告对于研究我国科技金融行业发展规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科技金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