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焦化企业微利应对策略 降本增效方面有哪些工作可以做?

来源: 中研网 2023-08-03 16:09:56

欲了解更多焦化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焦化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资料图)

发展趋势看,炼焦煤供应的稳定性对焦化企业组织生产有一定的制约,而当前焦化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是焦化企业的环保成本、人工成本、财务成本、融资成本仍然呈上升趋势,各个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还要做更加扎实、更加精细化的工作。

1、确定目标成本,进行目标成本分解,把降低成本的任务变成全员的共同意志和目标。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目标成本的制定和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将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值进行分解,将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过程,目的在于明确责任,确定未来各单位、各部门的奋斗目标。分解目标成本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可以先将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种产品,然后再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车间或工序。

分解成本有许多种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划分,即:第一步,将目标成本总额分为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和分配的制造费用四项。第二步,逐项进行分解。如把材料费用分解为焦煤的买价、运杂费等等,并针对这些细项,分别制定切实的控制措施,买价是材料费用中的重点内容,可以考虑选购、替代品、合理搭配等途径加以控制。例如,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全面启动了煤岩配煤数字模型技术开发项目,向科学配煤要效益,年可节省入炉煤成本2000万元以上。其他的成本项目也可以比照进行分解。总之,分解得越加详细,就越容易采取措施,也就越容易被全员认可和接受。第三步,确定成本费用控制责任人,并由责任人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当中,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费用的发生过程,而费用的发生一定是某一生产过程某一空间和某一时间发生的费用,什么原因致使费用的发生,费用的执行者是谁,用什么方法,发生的什么费用。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及时判断费用发生的必要性、真实性、可靠性,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第四步,对责任人成本费用控制效果的考核评价奖惩。

2、检查和完善成本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为降低成本费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按照便于归集生产费用的原则划分好生产组织。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空间组织包括各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单位及其他管理部门。时间组织包括按时间先后顺序布置好生产过程。科学的生产组织是正确归集费用和分配费用的依据。为费用的合理归集和分配做了时空限定。

2).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所作的最初书面记载。它是进行各项核算的前提条件,是编制费用预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成本会计有关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2)反映活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3)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始记录。(4)其他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一切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更是如此。因此,原始记录必须真实正确,内容完整,手续齐全,要素完备,以便为成本计算、控制、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3).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为了保证入库材料物资数量与质量,必须搞好计量与验收工作,准确的计量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原始记录可靠性的前提;为了保证领、退的材料物资准确无误,还必须及时办好领料和退料凭证手续,使成本中的材料费用相对准确。由于材料物资等存货品种、规格多,进出频繁,尽管严格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账面不符的问题还经常存在,所以对材料物资还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进行账面调整,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4).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科学先进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3、科学规避财务杠杆的负效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

企业及其所有者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使用权益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企业使用负债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当企业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大于负债资金利息率时,负债资金所创造的息税前利润在支付利息费用之后会产生一个余额(其本质是企业所有者对债权人收益的剥夺),这个余额并入到权益资金收益中,从而提高权益资金净利率。此时,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具有放大效应,这就是财务杠杆正效应。财务杠杆正效应的条件是: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高于负债资金利息率。

当企业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小于负债资金利息率时,利用负债资金所创造的息税前利润还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就需要从权益资金所创造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利息,企业所有者因此遭受一笔额外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可能得不到任何收益,而且可能蚀本,甚至招致破产的危险。此时利息成本对额外损失具有放大效应,这就是财务杠杆负效应。财务杠杆负效应的条件是: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低于负债资金利息率。许多公司现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因此,现有的亏损额实际上也有财务杠杆负效应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采取的各项扭亏措施中,可能会形成公司新的负债,由于这些负债的增加,在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下,放大了亏损。目前,各方献计献策,采取确实措施,降低成本,眼晴向内挖内潜,发挥综合优势,止亏企盈。这种情况下,规避财务杠杆的负效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大有文章可做。

4、会计政策的变更会对焦化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

近年来,山西的独立焦化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上游煤炭行业进行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整合和规范,在此期间,焦化行业的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即使煤炭行业整合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整合后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且运行平稳,仍然有待时日。

其次,下游的钢铁行业虽已经过整合,但受经济大形势的影响,钢铁的产量以及对焦炭的需求量,空间十分有限。更何况,钢铁企业高炉大型化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会更高,而且钢铁企业自身产业链的前延,自备焦化企业的形成,大大减少了对独立焦化企业的依赖。上下游的两面夹击,将独立焦化企业推向了水深火热的亏损时代或微利时代。在此情境下,独立焦化企业原先制定会计政策的依据尽失,原先所执行的会计政策已经远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些会计政策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就难以做到可靠、相关。

会计政策的变更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了。会计政策变更就是对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合并政策等,进行分析鉴别。原先的方法程序的选择依据是否发生了变化,怎样更改才有利于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政策变更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对焦化企业今后较长时间的经营活动以及焦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