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未来农业科技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资料图】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科学转型,全面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系统升级,扎实推进智能制造行动,有序实施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目前的治理难点在于如何构建制度化、系统化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规划,从源头到末端实行绿色生产和污染物达标排放,不留漏洞。而且还要更加重视环保教育,做好宣传、科普等工作,逐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无论何种降低污染的生产方式,都需要农民认可并自觉选择,才可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农业科技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未来农业科技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经核算,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6.5%(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分产业看,2022年“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9%,占比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281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比为44.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88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比为51.8%。
一方面,相较于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三新”经济增加值的基数低,边际变化会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得益于各类三农政策的持续支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进展较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长足进步。未来这种发展趋势可能会愈发明显。
农业科技工作要实现战略性转变。按照新阶段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二是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转变;
三是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四是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
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将对农业生产包括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水、耕地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保持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确保粮食安全,也必须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
事实证明,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藏粮于技”加速成为现实。农业科技进步带动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让粮食连年丰收有了重要支撑,让稳物价稳预期增信心有了充足底气。
2025年中国农业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26万亿元,未来农业科技行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大数据应用下行和政策支持,我国将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在农业遥感、物联网等方面加强应用,并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精准化的目标,根据统计,2025年中国农业科技规模将会达到1.26万亿元,将占据我国农业增加值的15%,未来农业科技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更多行业消息,请点击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农业科技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