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超300亿元 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现状分析
智能制造产业基于北京亦庄30年制造业发展基础,持续实现迭代更新和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北京亦庄智能制造企业近百家,涵盖能源、机械、化工、材料、电子等多个领域,其中拥有世界500强企业3家,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企业30余家。
北京:2025年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超300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根据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北京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
行动方案指出,北京将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发挥整机企业链主牵引作用,打通创新链条,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比如研发图像、文本、语音及力、热、电、磁等多模传感数据融合处理的大模型系统;探索人工肌肉、电子皮肤等新型结构的开发与应用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科技服务市场专项研究报告》显示: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过3.2万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突破24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140余家,工业母机和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不断取得新突破。此外,重点区域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重点区域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全面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形成制造能力突出的应用样板;浙江、上海、北京等地主攻未来模式和先进方案探索,成为引领效应显著的智能制造创新策源地。
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现状分析
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经济发展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市以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重点,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在科技创新、融合应用、生态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占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总量的29%,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核心区域产业集聚能力全国第一,已经形成了全栈式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的60%。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居全国第一。在专利授权数量全球排名前100的机构中,北京总部机构30家。 工信部揭榜挂帅优胜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北京共37个项目、32家单位上榜。国家开放创新平台数量领跑全国,我国已有24家企业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中10家企业总部在北京。
为了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北京亦庄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咨询诊断和项目实施服务的给予资金支持,并鼓励建设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在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和先进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创新应用高地的过程中,北京亦庄给出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政策支持下,产业新格局正在北京亦庄提速形成。目前,在产业链上游,聚集了SMC等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在产业链中游,聚集了施耐德、和利时等领先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系统服务商;在产业链下游,拥有京东方、悦康药业、ABB、GE等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近年来,北京市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培育形成了智能装备千亿级产业集群,特别是在航天运输、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领域集聚了一批掌握国际前沿核心技术和先进工艺的优秀企业,具备了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良好基础。
经开区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积极打造“421”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全球高端资源要素聚集。特别是在高端装备领域,经开区积极打造“关键技术+优势产品+应用场景”创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以智能装备、机器人、航空航天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未来,北京将不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坚持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方向,发挥智能制造技术供给和应用场景丰富等独特优势,持续提升智能制造的供给能力,探索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北京样板。
《北京市“新智造100”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全覆盖,全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万亿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科技服务市场专项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