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202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车载行车记录仪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中。行车记录仪是汽车上的一种自动记录装置,它可以记录汽车的行驶路线、行驶时间、行驶速度、行驶方向、车辆状况等信息,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能力,节省能源,减少车辆的损坏率。
(相关资料图)
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2023
行车记录仪作为车联网时代的智能硬件,是车联网重要的数据采集和感知端口,是车联网与互联网、大数据融合的必经桥梁。
行车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指能够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影像和声音的电子设备。在遇到交通事故现场痕迹不明显或现场被破坏的情况时,行车记录仪可以保留有效视频证据。此外,行车记录仪还被用作家庭监控、停车监控以及DV拍摄。根据行车记录仪的外观和功能,行车记录仪可分为隐藏式行车记录仪、迷你便携式行车记录仪、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和轻机车式行车记录仪。
相对于其他高科技领域,行车记录仪的核心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基本的录像和存储功能可以通过成熟的摄像和储存技术实现,因此,许多厂商可以轻松进入该行业,并推出自己的产品。与此同时,随着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相关的供应链已经相对成熟,行车记录仪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如摄像头、存储芯片、显示屏等,都可以从供应链中获得,这降低了生产和制造的难度。
面对潜力巨大的行车记录仪行业,中国行车记录仪厂商的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行车记录仪已成为用车一族的必备产品。行车记录仪相当于汽车的“黑匣子”,开车时边走边录像,把汽车的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影像当中。此外,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行车记录仪中的行车影像就成为执法部门定责的重要依据,也给保险公司的理赔提供了证据。
最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行车记录仪开始具备更强大的智能驾驶功能。例如,能够识别和警示驾驶员的疲劳驾驶行为、识别交通标志和车道偏离等,这些智能功能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随着全球汽车存量的增长、车联网用户渗透率的提升,以行车记录仪为代表的车载智能终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23年预计增长至约9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4%。当前消费者对行车记录仪的需求开始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具有高分辨率、超强夜视效果且性价比高的智能行车记录仪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市场规模
未来随着我国汽车存量的增长、车联网用户渗透率的提升,以行车记录仪为代表的车载智能终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作为行车记录仪最核心的部件,记录仪芯片市场也将随之发展。预计2021-2026年,中国行车记录仪芯片市场规模将以11.4%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将达到12.2亿元。
总之,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未来将出现智能化和价格竞争的发展趋势,届时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智能行车记录仪产品,也将为行车记录仪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首先,随着行车记录仪的功能不断丰富,价格不断降低,消费者使用行车记录仪的比例会继续增加。其次,随着车辆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政府出台的关于安装行车记录仪的规定也将越来越严格。最后,随着5G技术的不断普及,高清视频传输速度得到保障,行车记录仪将更加清晰、流畅,有助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
行车记录仪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行车记录仪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行车记录仪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行车记录仪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