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发展机遇 2023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前景投资分析
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金融科技运用的逐渐成熟,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势头迅猛,通过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抓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经济新常态呈现结构性资产荒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潜在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广阔,成为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的重点方向。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
(资料图)
2023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前景投资分析
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来看,汽车产业有三种供应链生态,一种是主机厂配件供应链生态,另一种是新车流通供应链生态,另一种是售后配件供应链生态,分别对应生产、销售和服务三个关键环节。围绕这三个环节,供应链金融需要进行干预以提高效率。
在政策加持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的大势下,供应链金融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希望分得一杯羹甚至掌握“切分蛋糕”的大权。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重构优化注入了“活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和突破,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中各主体之间的相对关系有望被重新勾勒。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从产业链中来、到产业链中去,不断夯实和优化产业链的生态金融,发展高质量供应链金融对打造高效率供应链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历经20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体系日臻成熟,但产品与业态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止。在金融科技特别是产业互联网浪潮的赋能下,这种趋势加深了产业对数字金融的呼唤与渴求,从而为数字供应链金融开拓了一片“蓝海”。
广东建行基于与该大型制造业企业合作的开放式供应链平台,将客户集团平台签发的数字信用凭据与建行供应链服务平台系统直联,双方整合技术、人员、管理等资源开展网络供应链业务合作,为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提供全流程在线供应链融资,一点对全国,服务全覆盖。
开放式供应链平台是建行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以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信用凭证为载体,为企业搭建自身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打通资金端和资产端,广泛对接资金方,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截至目前,广东建行已与10余家核心企业合作共建开放式供应链平台,累计投放超50亿元。
供应链金融投资规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供应链的发展与稳定,是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供应链金融在产业和金融间搭起桥梁,连接着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数以千万计的小微企业,依托核心企业信用背书,提高链上小微企业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缓解了全链条资金和生存发展压力。
在经济不断发展、融资渗透率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各种供应链交易和业务的增长促使资产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我国供应链资产余额从2015年的55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3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百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发展机遇
当前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主要为商业银行、保理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主要提供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存货为质押品的贷款、担保、保险等业务。以商业银行为例,商业银行一般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授信为担保,为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并未真正打通或者说不完整,供应链各环节以及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交流平台等各参与方的信息数据独立性仍比较强,银行尚无法根据其中的信用要素进行有效或独立进行风险定价。“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意味着供应链金融将应用到产业更加广阔的空间里去,进而提升产业链企业之间协同效率,提升企业财务价值和服务客户能力。
供应链金融行业报告对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供应链金融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