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2023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大模型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实现了一次历史性跨越,未来仍有广阔的持续创新空间。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大模型创新提供了丰富场景和数据基础,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以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机器人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和科研价值。
当下正值Chat-GPT引发的“千模大战”打响,大模型可能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效率革命和体验升级。随着AI第一城北京行动了,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区都已陆续采取行动,抢占发展的“窗口期”。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
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2023
报告显示,近10年来,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逐年上升,仅2021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就达到12.39万家;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22台/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13倍。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整机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而其中最让前沿科技公司、普通消费者“着迷”的是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出现,迭代。
机器人的前景不可限量,产业的想象空间也逐步被打开。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涵盖汽车及3C等制造业,餐饮及医疗等服务业,电力及核工业等特种领域。随着AI人机交互、具身智能等技术推进,ChatGPT、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商业化推进,“各类机器人应用密度及广度有望实现飞跃,对现有生产关系产生变革,“机器人+”成为继“互联网+”、“新能源+”后下一个产业风口。
自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连续多年占据榜首,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家。GGII、IFR及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达80亿美元。根据CRIA、MIR、GGII的数据,近年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基本维持在30%-40%,2022年国产超过40%(GGII)。
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相对较晚,部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整体较低,直接制约着整机制造的利润水平。国产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可以把机器人成本降得足够低,供应链打磨得足够好,把产品价格降下来,靠销售数量将盈亏平衡点拉上去,但这种打法长期来讲对国产品牌发展是不利的。
工业机器人为产业链确定性赛道之一,受益于智能制造及国产化双重驱动。工业机器人为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国制造能力的体现。IFR、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994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525亿元,占比53%,远高于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别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其中本体厂商位于工业机器人核心环节,本体厂商往往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除减速器外购,伺服系统及控制器是本体厂商核心技术,一般均为自制。减速器环节普遍外购,代表性厂商包括RV减速器的纳博特斯克、双环传动、中大力德,谐波减速器的哈默纳科、绿的谐波、大族、来福等。
2022年,叠加疫情、战争、通胀等多重宏观因素,制造业面临较大增长压力,传导至机器人层面,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下滑明显,厂商之间的分化态势持续加剧,中国虽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其中国际厂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整体上国产依然处于追赶的状态。
GGI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30.3万台,同比增长15.96%,增长率较上一年明显下降,预计2023年销量有望超过36.5万台,同比增速在20%以上。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将延续增长趋势。
北京市机器人核心产业发展前瞻
2023年6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的《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根据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北京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
行动方案指出,北京将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发挥整机企业链主牵引作用,打通创新链条,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比如研发图像、文本、语音及力、热、电、磁等多模传感数据融合处理的大模型系统;探索人工肌肉、电子皮肤等新型结构的开发与应用等。
机器人行业报告对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机器人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