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关注: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包括金融机构、互联网科技企业、传统金融IT服务商等在内的各类机构,围绕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专利布局。
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相关资料图)
在技术领域分布上,中国更加关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而其他国家则普遍对互联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更加关注。具体来看,中国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互联技术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大数据、云计算、密码安全、人工智能增速相对平稳,互联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持续下降;区块链技术近年呈持续快速增长状态,2021年增速趋于平稳。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我国科技型企业在地域分布上出现不均衡的情况,目前主要分布在沿海以及中部地区,西南、西北地区的企业相对较少。从数量上看,全国科技型企业分布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福建、安徽、河南。
沿海地区省市因经济发展较快,政策引导力度大,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聚集,而融资能力的提升又反哺企业提高自身科技实力。从2012至2021十年间,我国科技创新行业企业融资次数TOP5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总体上看长三角城市群企业融资环境较好,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深圳入选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分别位列第4位、第9位,在金融科技专项排名,深圳、香港分别位列第7、10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区域。
近年来,以创新为核心特征的数字化加速渗透到金融行业。我国的金融科技也迈入了业态重构、产业变革、模式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现在,金融行业逐渐将发展的重心聚焦到“大数据风控”领域,针对相关的探索与创新也在不断进行,在行业人士看来,风控能力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而为银行和各类企业提供完备风控服务是金融企业的发展机遇。
根据多年金融行业经验,蜘点了解风控关键点,根据行业的痛点难点搭建了金融数字化风控服务大平台,满足金融机构实时查询数字化风控平台分析的各种数据,同时也为企业自身管理进行升级,提供在线数字化管理定制服务。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分析,帮助金融机构提高风控精准率,降低风控成本,从而解决各类企业融资贵、融资难、融资繁等问题。
谈及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方向,一是银行基于交易数据对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授信;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以前供应链金融往往应用于应收账款的保理、存货的质押融资等,这些业务大都基于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交易。随着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的范畴,现在金融机构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授信时,不要求有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只要之前有过交易的数据,就可以基于数据进行授信;三是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的环节多,利益相关方也较多,包括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上下游的小微企业自身,而区块链技术在解决链条上不同环节的信任问题方面将有很大突破;四是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金融业务里仓储、存货、监控方面的帮助;五是作为其他科技前提的电子银行技术,支撑起数字化操作。
本报告对行业内企业调研访察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对我国金融科技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企业的研发、产销、战略、经营状况等。
报告还对金融科技市场风险进行了预测,为金融科技生产厂家、流通企业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金融科技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