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氢储能行业前景 氢储能未来发展潜力分析 视焦点讯

来源: 百度百科 中研网 2023-06-21 16:06:37

截至目前, 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均已在积极布局“ 氨经济”。在“碳中和”愿景下,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后,通过“ 氢-氨-氢”这一流程完成“绿氢”运输。从当前多国氢储能布局来看,氨-氢运输这一方式在大型氢出口项目领域尤其具有优势。


【资料图】

与日韩相比,我国在布局氢氨联动发展的速度并不慢。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科研单位以及企业开始谋划布局氢氨产业链,国内福建、宁夏等地以及国家能源集团纷纷成立相关联盟组织研讨会。

在“氨-氢”的技术迭代下,氢能源零碳循环的万亿蓝海已经打开,必将催生出一批领头羊。加快发展集绿氨产业、氢能产业及可再生能源产业于一体的“零碳循环”的万亿级产业链,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到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辆,高压氢气长输管道建设里程达到3000km,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程度迫近发达国家水平,氢能与燃料电池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及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氢能源产业的发展。

据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2023年氢储能行业前景 氢储能未来发展潜力分析

至今,国家层面氢能相关政策已发布80余项。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把氢能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北京、上海、内蒙古、天津、河南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布氢能源相关专项规划。

近几年,我国着力布局氢能产业,在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不仅明确了氢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明确了氢能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氢储能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

《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2030年氢气年均需求约为3500万吨,氢气实现长距离大规模输运;2050年,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全国加氢站达到10000座以上,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将实现氢能普及应用。

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根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2050年全球氢能源需求将增至目前的10倍,全球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至2025年,我国氢储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氢能相关企业有3060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580余家,增速达24.8%,今年1~5月新增130余家。

氢储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氢储能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随着氢储能行业项目投资及项目完工的数量的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氢产能的市场规模将达1518MW,同比增长126.6%。

图表:中国氢储能市场装机规模与预测(MW)

资料来源:GGII,中研普华

氨制氢下游应用情况分析

近年来,氢能热潮席卷全球,氢产业成为多国能源领域发展的重点,然而,氢气的远距离运输却始终是行业的痛点。在我国氢气储运环节中,高压长管拖车储运氢气目前是行业主流,但这一方式却因储氢效率较低而发展前景受限。

在此情况下, 化学储氢、低温液态储氢等新型方式受到了业界青睐,而氨-氢这一方式则是化学储氢技术路线中的一种。在同等条件下, 液氨在标准大气压下-33℃就能够实现液化,与之相比,如果直接运输液氢温度则需要降至 -253℃左右,液氨运输难度相对更低。同时也有研究数据显示,液氨储氢中体积储氢密度相对液氢可高1.7倍,同时也远高于当前主流的高压长管拖车储运氢气的方式,其优势已较为明显。

氢储存和运输成本太高,氨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氨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是天然的储氢介质;常压状态下,温度降低到零下33摄氏度就能够液化,便于安全运输。目前全球八成以上的氨用于生产化肥,因此氨有完备的贸易和运输体系。氢储能从理论上来看,可以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再将氢转换为氨,运输到目的地。可以极大降低氢的运输成本,并且提高运输的安全性能。

图表:绿氢生产合成氨工艺流程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2、氢储能竞争格局趋势分析

氢能源行业公司中,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的氢气生产能力最强,这两家企业均在全国各地进行业务布局,参与全产业链的环节。其他企业也通过自身业务发展、创建氢能公司、参股相关公司等方式布局氢能源行业。

从企业氢能业务的竞争力来看,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的竞争力排名较强;其次是宝武集团、中国石油、河钢集团、华昌化工等企业,氢储能在业务布局和生产规模等方面均较为领先。

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氢能源作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央企在不断入局。

3、氢储能运行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氢能作为具有高效供能效应的清洁能源,在全面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推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前景广阔。

在储氢环节,目前高压气态储氢是中国主流发展方向,但其存在安全隐患大和储氢密度低等问题。有机液体储氢配合成熟的成品油供销体系具有非常优秀的发展前景,可由此技术为突破口,打破氢能储存技术壁垒,加速氢能产业发展。

在输氢环节,目前氢能大规模应用的有效途径是利用管道实现长距离跨地区运输,无论是气氢管道输送还是液氢管道输送,在金属/非金属管材评价、安全运行、工艺方案及标准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关键难题亟待解决。

氢储能行业报告在公司多年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公司资深研究团队对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氢储能行业相关数据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中研普华数据库,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是中国市场上最权威、有效的研究产品。氢储能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氢储能行业投资策略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氢储能行业报告由中研普华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氢储能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

未来氢储能行业市场前景现状如何?更多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