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汽车制造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一、汽车制造概念
【资料图】
汽车制造是指汽车整车制造、装配或车用发动机、零部件和配套件生产。在中国,制造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必须拥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还必须拥有充分的独立经营自主权,包括资产的处置权和产品的生产销售权等,制造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摩托车制造也属于汽车制造企业范畴。
汽车制造业是当今世界带动效应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产业之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进步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总体水平,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汽车制造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车企共出口整车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全年出口有望突破300万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2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有望超过日本,登顶全球汽车出口第1宝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2022年1-9月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中国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1-8月提升2.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制造业3.7个百分点。2022年9月,中国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4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显著。
此外,2022年9月,中国汽车类零售额为4213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高于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汽车制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2022年1-9月,中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高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6.8个百分点。
三、汽车制造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其中汽车3.19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全国84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全国有8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同比增加5个城市,39个城市超200万辆,21个城市超300万辆。
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各国加强了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扶持。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国家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着力点。
国家能源局新印发的重磅文件《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推动能源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正成长为拉动产业、促进消费和扩大出口的顶梁柱。随着市场爆发式增长,汽车产业链在加速重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备较好基础,效率高、韧性强、成长快,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2023-2028年汽车制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对汽车制造业来说,碳中和从来不止关乎自身。汽车产业既是新科技最具代表性的应用领域,又居于工业体系中牵一发动全身的主导地位,因而汽车产业及其供应链率先推进碳中和进展,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汽车产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产业之一,紧跟时代战略责无旁贷。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十年,中国包括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在内的可持续交通建设将全面提速,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等多方面的全面深度融合也将全面展开。
汽车制造行业报告是从事汽车制造行业投资之前,对汽车制造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评估项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对策等,为汽车制造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研究性报告。以阐述对汽车制造行业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汽车制造行业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
想要了解更多汽车制造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汽车制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