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2023-聚看点

来源: 互联网 2023-05-29 17:03:40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在生产制造中越来越多地需要使用伺服系统来实现产品制造高质量和高精度的目的,这也推动着伺服系统向着高性能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不断演进。

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2023

伺服系统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实现自动控制的核心功能部件。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70亿元,同比增长16.4%。未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伺服系统市场将会出现新一轮爆发式增长,预计2023年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95亿元。


(相关资料图)

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变化从 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具体来说,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器发出信号 给伺服电机驱动其转动,同时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将伺服电机的运动参 数反馈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再对信号进行汇总、分析、修正。整 个工作过程通过闭环方式精确控制执行机构的位置、速度、转矩等输出 变量。

由于伺服系统具备定位精度高、动态响应快、稳定性好等性能特 点,在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普遍应用于 机床工具、纺织机械、电子制造设备、医疗设备、印刷机械自动化生产 线及各种专用设备等。

伺服系统可以分为通用伺服系统和专用伺服系统,其在市场规模、产品 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市场规模上,通用伺服市场规模较 大。

伺服系统是在变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产品,能 够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精准、快速、稳定地控制 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

随着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的快速扩张,伺服系统在新兴产业的应用规模也将加快。伺服系统应用市场目前属于市场成长期,伴随产业升级,设备加工精度的要求提升,有望为伺服系统产品创造市场成长空间。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伺服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伺服系统是高端制造中的必要控制设备,决定了自动化机械的精度、控制速度和稳定性,大规模的伺服普及将是未来工业控制的特征之一。

伺服系统广泛运用于自动化系统中,其下游包括机床、纺织机械、包装机械、电子制造行业等等。伺服系统是一种自动化运动控制装置,主要用于精确地实现对机械部件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进行控制。它决定了自动化机械的精度、控制速度和稳定性,因此说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核心。通常伺服系统主要包括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以及编码器。

当前我国中低端伺服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但高端伺服系统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国内对精密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扶持政策对机器人产业的推进,以及国产伺服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将加快。

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升温,工业自动化趋势愈演愈烈,而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我国及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引擎的刺激,全球伺服系统行业将迎来更大发展。

未来几年伺服市场(包括交流伺服、直流伺服、编码器、CNC控制器等产品)将实现30-40%左右增速,预计2021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20亿元,2025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90亿元,同比增长12.4%。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红利的消退,工厂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不断增强,此外伺服系统还将在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大显身手。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仍将强力拉动伺服系统的发展。

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深化、工业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伺服系统市场将会出现新一轮快速增长,尤其伴随着国产伺服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将会加快,内资品牌在伺服系统的崛起之势将愈发明显。

随着伺服系统的技术不断突破与国产伺服厂商的崛起,现在的伺服系统产品价格已经由过去的高价下落至合理的价格区间,逐步进入了企业决策者的视野,未来在我国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背景下,伺服系统有望得到大规模应用。

伺服系统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伺服系统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伺服系统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伺服系统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伺服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