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新材锂电负极胶新品将发布 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投资预测 每日消息
回天新材锂电负极胶新品将发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回天新材消息,回天新材锂电负极胶新品将发布。5月16-18日,第15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将在深圳举办。近年来,全球锂电需求量大幅增加,而对于动力电池安全、稳定、循环寿命等关键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产业厂商。面对市场需求,回天新材将于此次展会现场发布负极胶新品PAA和SBR系列。负极胶也叫负极粘结剂,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粘接在一起,同时满足电池制造工艺要求。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随着“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锂离子电池技术可以为碳中和提供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智能电网等重要应用领域的支撑,同时也可以降低国家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锂电行业将引发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需求,推动锂电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汽协近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1.6GWh,同比增长101.6%,环比增长14%。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0.4GWh,占总装车量64.5%,同比增长113.8%,环比增长18.5%。
当前,磷酸铁锂装车量已超过三元材料,且磷酸铁锂的增速相对较快。分析人士表示,这主要由于 “磷酸铁锂成本与安全优势相对明显、储能等增量市场的发力提振磷酸铁锂需求、磷酸铁锂的供应链更为稳定”。
近年来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快速提升,杉杉股份发布了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司本次定增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72亿股,拟募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第一期)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公司定增预案显示,杉杉股份本次募投项目具体为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的第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79.27亿元,年产负极材料20万吨,是集原材料加工、低温改性、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等全部工序于一体的负极材料生产线。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锂电未来在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中国锂电行业发展将进入以政策为主导、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逐步拓宽锂离子电池在品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力,迎来更广泛应用空间和发展机会。
对于锂电循环这块“肥肉”,市场各方都不想错过。业界预计,在2050年将有一半的电池材料来自回收循环,而在下一代的电池回收体系中,智能化水平、自动化水平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2025年国内磷酸铁锂产能为575万吨,新增产能为154万吨,更新升级产能达53万吨。按照产线投资额1.8亿元/万吨测算,2025年国内磷酸铁锂产线投资额达373亿元,同比增长17%。
除了产能,制约硅碳负极大规模商业化的因素,还有成本、电极膨胀率、循环性能及首次充放电效率等。
此前据高工锂电统计,硅碳负极材料价格超过12万元/吨,远高于石墨负极材料。不过据中金测算,该价格下硅碳负极毛利率或已经超过50%,也有相当的空间向下游让利以提升渗透率。随着产品规模扩大,其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首次充放电效率低,再加上电极膨胀率较高,因而循环次数并不高,导致产品使用寿命变短。这些技术问题,仍需一定的时间来解决。2023年2月,有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发布的硅负极固态电池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通过设计高度适配的固态电解质,可显著提升硅负极首次库仑效率,为解决硅负极稳定性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投资预测
目前,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池与储能电池。随着下游动力电池行业对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需求的增长,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也在飞速增长。
由于镍、钴、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也随之上升。以锂资源为例,虽然国内探明的锂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品种丰富,但受生产工艺制约,目前仍无法大规模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电池级碳酸锂和高纯碳酸锂,对外依存度较高,大量原料需要进口。
有关机构指出,“由于当前镍、钴、锂价格均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我们估算2022年锂电池回收再造为正极市场空间有望突破千亿元(含税价测算),此后考虑金属价格回落,回收市场呈现量增价减,2022~2025年有望维持千亿元市场规模量级。
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出货量有望达到14.9万吨,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渗透率将达到5.4%。预计,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不到50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264亿元。
更多消息,请点击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