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 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
特斯拉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
电动车生产商特斯拉9日在上海宣布加码投资,将在沪新建储能超级工厂。这座布局“未来赛道”的工厂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这将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也是2019年1月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后,特斯拉又一次对中国进行超级工厂投资。
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首个在美国以外的工厂,引入特斯拉后,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临港新片区的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此次储能超级工厂的落地,将有望再造下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超71万辆电动汽车。这里已成为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电动汽车热销亚太、欧洲等地。
(资料图片)
特斯拉的加码投资是全球企业竞相看好中国的缩影。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1.2万亿元。今年1至2月,实际使用外资达2684.4亿元,同比增长6.1%,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
根据特斯拉的介绍,其储能超级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特斯拉在不久前公布的“秘密宏图”第三篇章中,将目标设定为全面转向可持续能源,2050年前实现能源100%可持续,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特斯拉Megapack电池已经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投入应用。
中国是世界最大新能源车市场,2022年全球59%的新能源车销售来自中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超71万辆电动车。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国内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储能电池一般指的是储能蓄电池,储能蓄电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常见的储能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目前正在逐步开发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储能电池。
电池储能技术利用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转换实现电能的存储和输出,不仅具有快速响应和双向调节的技术特点,还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小型分散配置且建设周期短的技术优点,颠覆了源网荷的传统概念,打破了电力发输配用各环节同时完成的固有属性,可在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38%。其中,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
储能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142.7 GWh,同比2021年大幅增长204.3%。在欧洲、北美、中国等主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储能电池出货量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另从细分赛道来看,电力储能、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电池出货量攀升。其中户用储能出货量增长最快,增速超3.5倍,电力储能、便携式储能增速均超2倍。从出货量排名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亿纬锂能等三家中国电池企业占据了前三位,出货量均超过10 GWh。
聚焦中国,储能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受政策引导及行业技术迭代推动,储能电池需求广阔,储能锂电池产量不断上涨。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共投运储能项目259个,总装机功率为20.75GW;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236个,装机功率达5.66GW/12.29GWh。各项指标较2021年明显提速。
随着市场需求的爆发,一批龙头电池企业的出货量大幅增长。据统计,2022年我国有13家电池企业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了2GWh,包括电力储能电芯的代表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储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国轩高科、赣锋锂电、远景动力、中创新航和力神电池;和户用储能电芯的代表鹏辉能源、新能安以及派能科技。
近几年,锂电池储能装机规模逐年扩大,从2018年的5.7GW增长到2021年的23.1GW,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9%,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从86%提升至95%。锂离子电池储能虽然在初始投资成本方面较高,但是其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抽水蓄能。未来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不断降低,其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根据我们测算,到2025年储能锂离子电池需求量规模能够达到600GWh。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定,三元锂电池和梯次利用电池不宜用作储能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或将成未来储能电池主流技术路线。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大力度推广新能源已成为大趋势。由于新能源发电存在供应随机性,发电功率不稳定,并网困难等问题,发展新能源储存技术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这将会是我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的一大机遇,未来,我国储能电池将会成为新型储能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国内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