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2023
银行理财市场现状如何?随着信用债估值逐步修复,2023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水平也开始有所回升,理财市场开始逐渐走出赎回潮的“阴霾”,银行理财也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3年2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合计25.74万亿元左右,相比1月末增加了1453.17亿元,环比增长0.57%,是自2022年11月赎回潮以来,首次月度环比正增长,扭转了理财存续规模下降态势;但与2022年10月的高点相比,仍有着2.26万亿元规模的差距。
【资料图】
理财赎回潮风波逐渐平息,2023年1月和2月银行理财整体单位净值破净率均明显下滑,分别下滑了6.71个百分点和7.15个百分点,截止2023年2月破净率处于15.41%水平,相比其去年12月29.27%的超高破净率已有明显改善。
但与本轮理财赎回潮之前相比,仍然处于较高位置,并且比2022年3月受权益大幅度调整引起的“固收+”产品理财破净潮所带来的破净率还要高出近5个百分点,说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净赎回现象尚未完全扭转,需要后续产品净值持续稳步增长才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一、银行理财定义
银行理财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二、银行理财市场调研分析
近年来,我国理财市场不断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当前,我国理财市场呈现新特点、新变化,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理财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个人理财投资者数量为9575.32万人,占比99.01%。我国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671万个,较年初增长18.96%。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47万只,较年初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从产品类型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40万亿元,占比为95.47%,较去年同期增加2.52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理财市场规模变化本身存在季节性特征,因此 2022H2 的规模扩张速度或会有一定提升;长期来 看,银行理财的整体规模将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但净值化转型之下,市场规模波动可能会较以往更大,配置上 的风险偏好也会维持低位。2022 年为现金理财整改的最后一年,短期内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或将继续在调整中下降,收益率也料将继续下行。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投资范围和销售渠道上仍有特殊优势,在整改到位后 或迎来新一轮发展。
综合而言,我国居民财富加速积累,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未来,居民财富量将保持较高增速水平,投资需求与日俱增。
财富管理行业服务模式正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近年来,财富管理行业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向好发展势头。一方面,2018年“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在监管引导下逐步迈向规范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在近年“住房不炒”政策基调下,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逐步从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移,财富管理市场将承接巨大的增量规模,迎来发展红利期。
与此同时,监管层将财富管理定义为“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财富的创造、保有和传承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金融与非金融的规划与服务,构建个人、家庭、家族与企业的系统性安排,实现财富创造、保护、传承、再创造的良性循环。”。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常态时期,行业发展和监管层面对财富管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财富管理将更加注重客户需求,服务模式将逐步从“以产品为导向”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时期,传统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行业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在新经济、新行业的快速增长推动和资本市场持续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新经济”行业中高级管理层和专业人士的个人财富飞速增长,新富人群快速扩张,高净值人群逐渐呈现出年轻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从年龄来看,2021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占比中,40岁以下新生代高净值群体的比例由2019年的29%升至2021年的42%,年轻化趋势凸显。从职业来看,高管层及专业人士占比逐步增长,2021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占比中,董监高、职业经理人、专业人士占比较2019年分别增长2%、2%、3%,分别为16%、15%、12%,多元化趋势渐显。
在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现阶段,财富管理机构竞争日益白热化,为赢得市场先机,财富管理机构应围绕客户需求,持续优化客户体验,以沉浸式、陪伴式的优质服务提高客户黏性和依赖度。具体来看,财富管理机构应在做好专业服务的基础上深挖客户真实需求,搭建丰富多样的服务场景,针对各类需求所对应的场景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构建定制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以不同的场景链接客户,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便捷服务。
三、2023年银行理财行业展望
近年来,理财行业监管政策逐渐完善,理财业务规范化转型成效显著,银行理财市场呈现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已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不断增多,各公司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同步受到关注。2月26日,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有专家表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要结合自身的定位、客群特点、资源禀赋特点和专业能力,寻找更特色化的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预示更多的长线资金流入资本市场。银行理财子作为资管行业的重要子行业,理应为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发挥专业的力量。
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债券市场特别是高等级信用债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股票市场也有较大机会,银行理财当前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十四五”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量战略性机遇不断涌现,我国经济坚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银行理财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在短期内,银行理财公司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想要了解更多银行理财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根据银行理财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银行理财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银行理财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银行理财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