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鲜行业市场调研 海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3

来源: 百度 2023-03-22 12:13:11

海鲜行业市场多大?海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除了富含高蛋白、钙质与铁质外,还含有多种微量矿物质,对人体代谢、生理功能调节都有积极作用,具有高经济价值。


(相关资料图)

海鲜餐饮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分别为海鲜的供给与海鲜的消费。海鲜的供给一是人工养殖,一是海洋捕捞。海鲜市场分析指出,我国已经连续20多年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我国的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维持较高水平。海鲜的消费包括了个人、家庭消费者及企业消费者。

中国海鲜行业市场调研

我国水产品的一半为海水产品。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549.02万吨,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314.38万吨,同比增长0.97%,淡水产品产量3234.64万吨,同比增长1.15%,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6:49.4。202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690.29万吨,比上年增长2.1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387.24万吨,同比增长2.20%;淡水产品产量3303.05万吨,同比增长2.11%;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6:49.4。

目前由于国内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致使海洋水产资源不断减少,水产行业发展重心逐渐向养殖方向偏移,进而促进海水养殖行业快速发展,产量逐年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2211.14万吨,同比增长3.55%。

中国是世界上海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海产进出口大国。蓬勃发展的中国海鲜市场为国际海鲜出口商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加上国内水海产品供应的紧缺,使得中国的海鲜进口量逐年增加。据海关数据统计,我国2021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量923.65万吨,进出口总额324.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6%和7.92%,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实现进口量、进口额、出口量、出口额全面增长。

2019年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581.78亿元,同比增长18.4%;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海鲜餐饮市场规模下降至4633.46亿元,同比下降17%。海鲜餐饮店根据大小的不同,其资产十几万到几百万之间,若按照每家海鲜餐饮店资产在500万元计算,2020年我国海鲜餐饮行业资产约为674.9亿元。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海鲜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分析

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尚处于成长期,只有42%的人口经常食用海产品。但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城镇居民以猪肉为主的猪牛羊肉等畜肉消费比重已从过去超过60%降至50%以下,而水产品消费比重则从过去的23%提升至30%左右。

海鲜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海鲜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海鲜产品本身,不同海鲜产品的利润也是不同的,普通的鱼虾,利润大概在20%左右,因为普通的鱼虾在内陆城市也可以养起来,并且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因为他们在运输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因为运输环境而死亡。而名贵一点的海鲜产品利润在30%左右,比如大龙虾,澳洲龙虾等。这些海鲜产品利润高的原因就在于运输不便,而且不能大量生产,同时我们社会上都是物以稀为贵,所以这些海鲜产品的价格自然就高,所以能吃到鲜活的名贵海鲜,价格和利润都高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从市场的整体来看,处在第一线的海鲜批发商利润大概只有10%-20%成,第二线的零售商会拿走30%成的利润,真正能够赚钱的,还在于制作海鲜美食的餐饮店。到了餐饮店这一销售终端,产品的利润能达到50%以上。

进入2022年,我国海鲜餐饮行业目前增长率在10-30%之间,处于成长期。据2022年海鲜市场分析数据,截止2022年6月份,水产品加权平均批发价每公斤27.03元,环比涨1.7%,同比涨9.3%,监测的68家批发市场水产品日均交易量4662.59吨,环比减25.0%,同比减11.9%,简单算术平均价每公斤60.90元,环比跌3.0%,同比跌7.8%。

我国每年以6500万吨的海鲜消耗量,占据全球海鲜消费量的45%。中国海产品进口额从2015年的80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70亿美元,超过了2020年日本的进口额,当前进口额为140亿美元,这一增长是由虾、鱼粉、螃蟹和三文鱼推动的,所有这些都呈现出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合计占进口增长的94%。

中国海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民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海鲜餐饮消费的上涨势头迅猛,增长率在10%-30%之间。可见目前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处于成长期,未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流的发展,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但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城镇居民以猪肉为主的猪牛羊肉等畜肉消费比重已从过去超过60%降至50%以下,而水产品消费比重则从过去的23%提升至30%左右。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分析表示,我国海鲜餐饮需求潜力巨大。

我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鱼类资源丰富,渔业稳定发展,这为速冻海鲜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水产品加工主要集中于加工条件良好的沿海城市,如辽宁、山东、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区。从消费区域来看,东南部地区海鲜消费量较高,消费市场下沉渠道容易打通,而西部地区受冷链、交通等因素制约,海鲜消费量较低,消费市场开发难度较大。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产阶级预计未来将持续扩容,瑞信全球财富报告称,国内中产阶级人数已增长至全球首位,达1.09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1%。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中高收入人群,在饮食消费上有更高诉求,预计这将带来居民在饮食结构上的持续改善和升级,海水产将受益,海鲜水产消费量将得到提高。这就有利于海鲜市场在国内的更好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海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海产进出口大国。蓬勃发展的中国海鲜市场为国际海鲜出口商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加上国内水海产品供应的紧缺,使得中国的海鲜进口量逐年增加。

随着消费升级不断,餐饮智能化、数字化、创新化成为海鲜餐饮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从全国范围来看,海鲜餐饮行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除不断数字化、年轻化,奋力迎合当代主力消费军的喜好,还逐渐向着降本增效的智能化方向前进。我国海鲜餐饮行业目前增长率在10-30%之间,处于成长期。预计到2030年,千禧年后新生一代的消费习惯与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海鲜产品消费的中坚。

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也预计,到2026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达到23千克,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将达到36%左右。海鲜市场正在迎来黄金期。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所说,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水产品消费比重将逐步提高,我国海鲜餐饮需求潜力巨大。随着海鲜市场竞争不断升级,一线城市海鲜餐饮消费转型主要出现正餐快餐化、外卖占比较高等趋势。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获得行业数据,并分析使用行业数据不仅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亦可优化整体决策。欲获取更多行业分析及相关数据可以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海鲜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