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滚动:医保统筹政策利好头部连锁药店 我国连锁药店行业集中度提升
连锁药店是现今中国药品零售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形式。连锁药店是将有着共同经营理念,服务规范和完整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体药店,在一个连锁总部的统一管理下以统一进货或授权加盟等多种方式连接
(相关资料图)
医保统筹政策利好头部连锁药店
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参保人员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发生的费用,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
由于国家鼓励提高行业集中度,头部连锁加快收购步伐,关于中小连锁是否应该卖掉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通知》的出台,似乎将这些讨论又一次推向高潮。
针对《通知》内容,一位不便具名的医保研究专家表示,个账改革和门诊统筹政策,让大部分药店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药店原本依靠购销差价赚钱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很多没法取得资格的药店,必须认真思考下一步的生存。
中康药店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Q3,我国药店门店数量已经超过61万家。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监管统计年报》也提到,我国零售药店连锁率已经由2018年的52.15%提升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57.1%。
一方面,零售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印证了大连锁攻城略地,中小连锁加快出售的事实。
我国连锁药店行业集中度提升
国家医保局在《通知》明确,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互联网直接结算。
纳入门诊统筹,意味着定点零售药店将成为医保统筹资金对接的一大入口,将缓解受到“个账”资金总量客观减少的政策影响;另外,随着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也将逐步拓宽。个人账户可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盘活了个人账户的资金池。药店门诊统筹服务的推进,将带动药品销售与客流向院外市场流转,有利于处方外流的推进。
长期来看,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全面落地与贯彻执行,将为定点药店带来可观的医保药品消费增量。
综合多地的试点要求,医保部门倾向于将具有医保定点资格、经营守法合规、具备较好药事服务能力、品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药店纳入医保统筹体系。据了解,日前被湖北省武汉市纳入门诊统筹的1000多家定点零售药店中,新增的门店多为老百姓、益丰等头部连锁。
比起中小药店,头部连锁在门店覆盖能力、运营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与上游制药企业的合作密切度都有相当优势,在同样的要求与标准之下,头部连锁表现出了更强的竞争力,更丰富的运营经验,有利于获取更多行业增量市场。
此外,头部企业自2021年起陆续完成医保系统切换,在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上有先发优势。一心堂方面预判新政和此前“双通道”等政策一样快速落地,一心堂和健之佳方面均表示已做好相关准备,将积极争取、积极申报。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0-2025年连锁药房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在“门诊统筹”、”双通道“、长处方等医改政策叠加影响下,药品零售终端的渠道价值进一步凸显,院外市场有望迎来爆发期。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公立医院作为中国第一大药品销售终端市场占比由两年前的66.6%下降至63.5%,零售药店占比提升3.4个百分点达到26.9%。
化药市场的亮眼表现再次说明了院外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含生物药)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2022E将首次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约4%,慢病用药以及抗肿瘤类药品的增长势头受到关注。
1600亿的化药市场涵盖14个治疗大类,其中消化系统及代谢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心血管系统药物位列前三,销售占比均超过10%,可见慢病用药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热度走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抗肿瘤创新药获批,叠加DTP药房、“双通道”政策等拉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的市场占比逐年提升,由2016年的5.28%上升至2022E的19.33%。
集采常态化下,大部分原研药“放弃”院内市场而转战院外市场,再加上原研药的“品牌效应”短时间内难以逆转,不少集采未中选原研药在实体药店仍有较好的销售。
为了争夺外流处方药市场份额,各大连锁加快了专业药房的布局。
截至2022年三季度,益丰药房特慢病统筹医保定点门店1194家(占直营门店总数15%),2021年底双通道门店130家,DTP为237家。
截止2022年6月末,大参林 DTP达 168 家;老百姓具有双通道资格的门店达 168 家,DTP有151家。2022年6月末,一心堂已获得双通道门店资质批复的门店数为 204 家,2021年慢病医保门店831家。
漱玉平民半年报指出,截至6月底,已在山东省内开设57家大病定点特药药房、270多家院边店、达标药房8家,其DTP药房含税销售额超5.7亿元,同比增长84.13%。
《2020-2025年连锁药房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