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讯!2023年全球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前瞻 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格局及规模分析

来源: 互联网 2023-03-02 18:20:07

粮食加工行业对玉米品种和质量有一定要求,针对黑龙江玉米品种繁杂的情况,象屿生化倡导玉米的专品种规模化种植,采用订单种植模式实现最优化供给,最大程度地保障优质粮源供应。玉米深加工业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技术空间大、产业链较长、产品丰富、用途广泛。主要产品包括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酒精、酶制剂、有机酸、氨基酸等,以及饲料、玉米油等副产品。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


【资料图】

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格局

玉米深加工带动全产业链。按照“一条链+一个园”的全产业链差异化运营模式,打造产业园发展,通过引入下游高附加值企业入园,整合、共享资源,促进玉米就地转化。

目前,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近200户,年玉米深加工能力约1.2亿吨,正常情况下玉米深加工量稳定在7,000万吨以上,行业总体开工率60%以上。并且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除了以玉米籽粒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以外,对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其它部位也进行了深度开发,产品已延伸到新能源及生物基材料等领域,逐步形成玉米全植株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的发展新格局。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在我省成立了黑龙江金象生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生化”)。经过几年发展,目前象屿生化下辖富锦产业园、北安产业园、绥化产业园和研发中心。2018年,象屿生化实现年加工玉米150万吨,实现营收33亿元,真正做到了把玉米深加工建在了粮堆里。

近日,记者在即将建成的绥化产业园内看到,年生产结晶葡萄糖70万吨、苏氨酸10万吨及色氨酸1万吨,年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玉米深加工厂已经拔地而起,各项设备正在调试运行中。今年,随着绥化产业园加工厂区的带料试车,象屿生化向百亿级企业进发。

益海嘉里以优质玉米为原料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系列,涵盖中、小包装食用玉米淀粉、果葡糖浆、麦芽糖、食用葡萄糖等淀粉及淀粉糖制品,各类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如烘焙制品、糖果、火腿肠、速冻食品、休闲食品等)及饮料、啤酒、造纸、制药、化工、饲料等行业,致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延长产业链,推动玉米深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

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结构放眼全球近60年来玉米生产都呈增长态势,全球玉米加工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阶段。首先是传统加工技术逐渐被低成本生物技术取代,其次是加工组织集中化、集团化。

全球玉米加工产业链不断延长,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型封闭长产业链可以实现玉米资源多次被开发利用,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已经发展到四千余种,并且应用领域更宽。预计至2025年全球玉米深加工量将会达到7000万吨左右。

2023年全球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前瞻

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我国需求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国际粮食市场带来巨大变化。随着我国玉米进口从乌克兰转向巴西,2023年,中国、美国和巴西,将在玉米市场跳三路“探戈”。

2023年全球玉米市场预警:中国、美国、巴西或形成贸易新格局!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和出口国,其出口量占国内生产总量的15%左右,全球玉米贸易量的33%左右。但在过去几个月,美国的持续干旱影响了其玉米出口。

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77498万亩,总产量为1.3731亿斤,达到文件要求产量。今年,文件表示要确保1.3万亿斤的粮食产量标准。今年在一号文件中,依旧没有太多玉米的利空消息,核心依旧在于保证玉米尽量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大豆的产量。

由于驳船过境限制导致驳船运费创历史新高,密西西比河下游的低水位影响了美国玉米出口的潜力。截止本月底,虽然运送玉米的驳船运费较10月和11月的创纪录水平下降了25%以上,但仍然处于本季的高位。

行业报告对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玉米深加工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

关键词: 全产业链 行业发展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