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报丨行业洞察 金融云行业深度研究及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脚步的快速迈进,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上云需求迫切。相比于大行通过自建金融科技子公司赋能自身科技发展,中小银行,包括区域性银行、农商行、农信社等,则需要借助外力谋求差异化发展。
(资料图)
金融云是指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模型构成原理,将自身数据、客户、流程及价值通过数据中心、客户端等技术手段分散到“云”中,以提高金融机构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改善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最终达到精简核心业务,扩充分散渠道。
我国金融行业前期经历了漫长的信息化建设阶段,虚拟化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广泛渗透为中后期云计算的蓬勃发展作良好铺垫。伴随互联网巨头相继布局云计算,以及传统金融机构围绕新型技术的新一轮IT改革,加速了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实践。同时,相关政策与标准的完善,也使我国金融云行业进入到有据可依、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伴随金融信创带来的巨大机会敞口,与云原生应用的成熟和金融云产业协同生态的建立,使金融云市场有望迎来新的需求爆发。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金融云发展深度研究及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2021年金融云市场,全年的市场规模达到6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25.75亿元,同比增长41.2%。其中,2021年全年的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到4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99.65亿元,同比增长41%;2021年全年的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19.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6.1亿元,同比增长41.6%。
随着大量的金融机构开始应用云来承载应用和处理高并发业务,云计算技术正在与金融行业快速结合,在金融行业快速发展。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涉足云计算,拉开了金融信息和数据管理创新的帷幕,给金融云厂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未来,关于金融行业云计算应用的标准将越来越明确,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金融云行业深度研究及行业发展趋势
数字化环境里,万物以数据的方式存在,云计算的强大算力以及对海量数据资源的灵活调用使企业对其商业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入,企业上云成为时尚风潮。金融行业向来求“稳”求“慢”,对于数字化转型一直是“边走边看”的态度,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其不得不按下了加速键。近年来,金融行业的上云需求极速增长,银行对金融业务线上化或场景线上化的需求明显增加,营销直播、智能客服、远程展业、线上理赔等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银行自身的远程办公、在线会议、远程协作等需求也在持续飙升。
从金融云行业全产业来看,行业主要分为云应用解决方法、云平台解决方案和云厂商。其中,头部金融机构对自主可控及底层技术能力建设的要求较为严苛,通常采用自研与外采两种模式并行的方式;中小型金融机构相对更加注重金融云解决方案带来的增益,往往以解决方案为切入点布局云计算技术实践;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公有云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基于公有云搭建的渠道管理及营销获客系统的应用效能也逐步扩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云计算发展调查报告显示,95%的企业认为使用云计算可以降低企业的 IT 成本,其中,超过 10%的用户成本节省在一半以上。另外,超四成的企业表示使用云计算提升了 IT 运行效率,IT 运维工作量减少和安全性提升的占比分别为 25.8%和 24.2%,通过应用云计算使可用性和业务创新能力也有显著提升。可见,云计算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
目前金融云分为两个赛道:一个是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另一个是中小银行。很多银行都在云端设置了新型服务,比如工商银行的云咨询、浦发银行的云贷款、建设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云办公,这些都跟金融云的专业应用和办公应用结合起来。金融云的现状是大行做得很好,股份制银行主要是混合云的方式,中小银行除了联合自建外,还有一条最好的路径就是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这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3.0阶段的数智化金融云将以联结产业供应链为核心,不仅包括底层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构成的云底座,还包括实现业务增长的多场景解决方案。与金融云1.0、2.0相比,金融云3.0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在实现基础技术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业务数字化和产业联结,助力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生态圈。
云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的点,不同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着力点也会有所不同。金融云3.0时代,对中小金融机构,更多的是借助大型机构的金融云平台,或者是外部客户的金融云平台,直接聚焦业务IT数字化转型,如何从这样的协同化等级向智能化等级进阶,实现智能放贷、智能客户分析,不同的金融机构可以定位自己,用金融云实现数字化转型。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金融云发展深度研究及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