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议!麦当劳将推出人造肉版麦乐鸡 多家A股上市公司布局该领域
麦当劳将推出人造肉版麦乐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美联社当地时间15日报道,麦当劳宣布,下周将推出人造肉版麦乐鸡,德国将是其试水的第一个市场。据悉,人造肉版麦乐鸡由豌豆、玉米和小麦与天妇罗面糊制成,是麦当劳与Beyond Meat合作开发的第二款产品。自2021年以来,麦当劳一直在销售他们的第一款产品——人造肉汉堡。
麦当劳表示,未来市场上人造肉汉堡和人造肉麦乐鸡的供应将取决于客户的需求。报道称,欧洲消费者普遍比美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麦当劳的人造肉产品,麦当劳去年夏天结束了在美国对人造肉汉堡的测试,但没有宣布任何销售计划。
多家A股上市公司布局该领域
人造肉作为新型市场,发展迅速。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中国人造肉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2019年市场规模为70亿元,同比增长22.6%,具备较快发展速度,预计到2023年,中国人造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中国人造肉市场有望占到全球市场的一半。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双塔食品、安记食品、安井食品等多家上市公司有人造肉布局。Wind人造肉指数成分股已经有16家之多。
从业绩表现看,这16家上市公司中,6家公司2022年年报业绩预喜。受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部分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佳。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人造肉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显示:
人造肉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因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大豆蛋白肉实际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员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
中国人造肉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较快,预计到2023年,中国人造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中国人造肉市场有望占到全球市场的一半。
人造肉行业发展如何
随着消费者健康、环保意识加强,生物技术的成熟完善,“人造肉”今年成为当红产业,不仅国际食品巨头纷纷布局,国内企业也开始涉足,并已向市场推出产品试水。业界认为,“人造肉”行业将在全球范围进入高速发展期。
从产业角度来看,在美国,1公斤加工肉类的价格为7美元,而“人造肉”的价格为15美元,二者的价格差距在缩小。从长远来看,后者的制造成本将远远低于加工肉类,且不会受到动物疫情的影响,包括泰森、嘉吉等国际肉类企业已经开始涉足“人造肉”市场。
据了解,“人造肉”主要分为用植物特定蛋白合成的“植物肉”和用动物干细胞培养的“细胞肉”两大类。“人造肉”可有效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节省土地、粮食作物、水等自然资源;其次具有零胆固醇、低脂肪和少量膳食纤维等优势;同时也有利于缓解肉类农产品供应压力。此前,美、日两国均已有初创企业研究出相关技术,可使用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造人造蛋白质。
口味和拟真程度是肉类替代品行业最大的壁垒,也是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首要因素。中国人造肉企业的原材料在价格和规模上均有显著优势。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将是企业的关键,随着我国植物蛋白肉的技术提升渠道扩张、渗透率提高后,需立足于我国不同于国外的饮食文化,开发多元化的植物蛋白肉食品,使行业未来的发展更加多样性。
目前人造肉产品在口感和质量上还无法与天然的肉类进行直接比较,消费者对于“人造蛋白”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此外,人造肉’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还相对缺乏,比如食品安全、对人们未来营养健康的影响等,都需要有更加明确的认证。
伴随行业巨头纷纷入局人造肉行业,使得消费者更易接触植物肉,逐步培育消费者,增加购买意愿,植物肉的认知深度也将会随着巨头宣传迅速提升,提升渗透度,在消费者复购意愿较强的加码下,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目前国内市场尚处发展初期,国内传统的素肉产品技术含量低,实际口感与肉制品相比有很大差距,价格低口感差。但随着中国肉类消费的增加,人造肉可填补中国未来肉类缺口。同时,消费者更绿色健康的饮食消费习惯,使得植物性食品在中国迎来风口。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消息一出,A股“人造肉”板块集体上涨。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人造肉”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发展瓶颈。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人造肉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