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讯:2023互联网医疗平台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来源: 新浪 2023-02-16 14:17:19

互联网医疗行业也从喧嚣的初期发展,迈入真正紧贴市场需求的深融阶段。不仅要有出众的商业价值,更要兼备能够承担公共卫生领域任务、引导全民做好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社会价值,互联网医疗公司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立体起来。


【资料图】

中国互联网医疗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0年漫长的探索期,2011年开始步入了市场启动期并于2016年迎来了高速增长期。数据显示,2012~201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保持38.7%的年复合增长率,2016年已经达到109亿元的市场规模。根据预测,2016~202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33.6%的水平,并于2026年达到近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互联网医疗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医疗可以划分为PC互联网阶段的1.0阶段,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2.0阶段,目前处于2.0阶段向3.0阶段的过渡期,3.0阶段意味着向互联网医院方向完全转型。这一过渡期的主要特征是实现诊疗线上化,最终3.0阶段将实现全面的互联网医院,囊括诊断、远程治疗、处方药开具等服务内容。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已经整合了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以在线医疗和可穿戴设备为主的产业格局。

2023互联网医疗平台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国家政策引导和用户需求推动下,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全年问诊量超过1亿人次,最高单日问诊量突破114万,已成为在线诊疗第一入口。未来,互联网医疗将进入规范化、高质量、高速发展深水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京东健康将继续以医疗价值为本,以用户健康为中心,建设一家“医教研协同发展”的综合互联网医院。

在数字化、智能化和万物互联新时代,打造安全健康可靠、百姓信赖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是时代之选。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事业部总经理胡亚男表示,秉承为患者生命安全负责的初心,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始终把质量和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生命线,从组织机制、质量管理、执业安全、规范培训、系统工具等方面入手,完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生态的布局,建立起了一家具有规范化的医院管理体系、专业化的学科建设模式和行业领先规模的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疗帮助医生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扩大了服务半径,能够接触到全国更为广泛的精准患者。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推出并不断完善包括“专家在线”“秒问京医”“夜间急诊”等在内的医疗服务产品矩阵,为用户提供更优体验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全年问诊量超过1亿次,最高单日问诊量突破114万,患者好评率达到98%。

截至目前,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目前已经建立27个一级临床科室,超过150个二级临床科室。胡亚男介绍,京东健康将在重点专科服务链条的延伸方面发力,通过线上可闭环的医疗服务解决能力,真正帮助用户和患者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避问题,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数据连接,构建面向未来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核心是医生,如何关注并满足医生群体的诉求、更好地帮助医生、服务医生,进而实现线上执业医生的价值最大化和整体幸福感的提升,是行业发展应该优先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京东健康高度关注医生的专业提升、职业发展,为医生提供安全、专业、高效的线上执业平台。围绕医生学习成长的需求,京东健康在多位专家、合作伙伴的帮助下,不断积累医学内容、学术直播、继续教育、在线执业技巧提升等医学内容和数字化病例,帮助医生提升专业能力。其中医学培训中心连接了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引入的70多个CME项目,覆盖了临床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为帮助医生适应互联网诊疗模式,助力新入驻医生快速掌握线上执业规范,京东健康全年上线法律法规、平台规范、服务能力、个人品牌等课程超过200项,参与学习医生超过300万人次。

为了帮助医生扩大公众影响力,建立个人品牌。京东健康搭建的名医直播栏目,全年开播362场,累积观看人数超过1.1亿。对于有提升学术影响力需求的医生专家,京东健康全年举办了超过150场面向医生的学术直播活动,助力传播学术理念,提升名医专家的学术影响力。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自从2014年开启以来,互联网医疗经历了两轮过山车式的发展,发展理念也从最初的颠覆变为补充。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开启,互联网医疗的需求高峰已过,市场面临再次转型。

中国的互联网医疗主要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导,意图采取与消费类似的改造模式从外部切入医疗服务的流程。这一点与美国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虽然也喊出类似颠覆式创新的口号,但其主要围绕雇主和商业保险公司向雇员和保险用户提供健康福利,这包括在线问诊、慢病管理和行为健康管理等服务。这是一个纯粹的外部市场,与整个医疗服务流程并没有紧密的协同,可以说是一个新创造出来的市场。

但中国是一个医保全覆盖的国家,企业并没有可以进行自保的选择,除了体检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之外,大部分企业没有采购其他健康福利的意愿和能力。因此,互联网医疗在中国想要创造一个类似美国这样规模的市场是非常困难的。既然在原有医疗市场体外难以创造规模化收入,就必须直接切入整个医疗服务流程,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医疗的早期投资愿景是以颠覆医疗体系来预测市场趋势的。

但是,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以私立医疗服务为主导的,市场和人才流动的管制相对宽松的国家,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尚且只能在体外发展。中国这样一个以公立为主,市场和人才流动高度管制的环境下,互联网医疗要想切入其中的挑战要远大于美国。

因此,在挂号、在线问诊、慢病管理等院外服务都难以获得真正的规模化收入之下,面向院内的服务一度受到热捧,比如医疗信息化和单病程管理等。但这些面向院内并延伸到院外的服务受到诸多的制约。特别是高度管制的医疗市场下,各类服务的规模很难出现快速增长,面临一个较长的瓶颈期。

除了政策管制,利益冲突和长链条都决定了互联网医疗很难从外部突破。中国医疗服务的链条较长且环环相扣,医院正日益变成全能型的服务机构,如果叠加上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发展,一个医联体可以完成从前端问诊到后端康复护理的全链条治疗。事实上,只有欧美的医疗体系更注重强调服务的专业化和效率,将医疗服务链条的每一个部分都切分开来,这才发展出了独立实验室、独立影像中心、独立放疗中心和以处方药为主的大型药店。

而东亚地区本身更强调医院的全能化,这也引发另一个问题,即使医生自由执业能在全能型医院市场下获得发展,其对医院的依附程度要远大于其他更专业化的市场。

因此,医疗服务流程的整体利益已经固化,如果从外部切入流程中,必然导致利益冲突。当然,如果能给医院做增量,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可能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优质医院的品牌都已经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不需要从外部导流,而需要外部导流的医院都是本身就缺乏吸引力的。而无论是药品还是检查,都是医院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将这些利益拱手送人,外部很难真正去撬动。所以,互联网医疗能从固化的医疗利益中获取的收入相当有限,难以支撑市场对能规模化增长的想象力。

当然,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医疗在中国不仅代表互联网公司,而是代表了整个院外市场的力量,互联网只是其希望突入医疗服务链条的一个工具,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可以容纳这么多非医疗服务的概念。在美国市场,互联网医疗只包括医疗服务,药品流通和零售以及信息技术等都不在这个范畴内。

《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互联网公司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