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最新:韩国炼油企业的出口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澳大利亚占18.3%
韩国炼油企业的出口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澳大利亚占18.3%
根据韩国石油协会汇编的数据,2022年韩国炼油企业的出口总额达到5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2%。这是自2012年(532亿美元)以来的最高水平。从目的地来看,韩国去年向64个国家出口石油产品,比2021年的58个国家有所增加,其中澳大利亚占18.3%,新加坡和美国分别占12.1%和8.3%。
(资料图)
韩国财长秋庆镐周四表示,韩国不考虑对能源公司征收所谓的暴利税,因为韩国炼油企业的业务结构与欧洲同行不一样。此前,韩国主要反对党共同民主党的党首李在明表示,在全球资源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对能源企业的超额利润进行再分配的政策。
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秋京镐在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如果企业盈利,我们可以依法征收公司税。”所谓“暴利税”方案的核心是,对因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暴涨等外部情况而产生的收益征收附加税。秋京镐指出,虽然欧洲国家正在推进征收暴利税,但韩国国内炼油企业没有石油储备,经营结构也不同,有必要考虑这一点。
全球燃料需求紧张
俄乌战争导致原油供应紧张,汽油和柴油销售利润率增强,但新冠疫情期间炼油产能大幅下降,然而全球燃料需求已反弹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提高了仍在运营的设施的利润。
美国炼油商预计第一季获利强劲。七家美国独立炼油公司预计每股收益为61美分,而2021年第一季度亏损1.32美元。
到2022年,汽油和馏分油的生产利润率已经达到几年来的最高水平,并且此后一直在上升,到 3 月底取暖油裂解价差接近每桶 41 美元,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高出近 20 美元。
包括马拉松石油(MPC.US)、瓦莱罗能源(VLO.US)和Phillips66公司(PSX.US)在内的美国独立炼油商也从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中受益。欧洲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制裁的风险导致了天然气价格飙升。
炼油行业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
炼油行业的下游产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以及石化产品。自2008年以来,成品油产能及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山东地炼企业开工率呈波动上涨趋势,2021年开工率整体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同时产能持续高于产量,产能相对过剩问题持续存在。
国内汽油、柴油价格走势与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保持一致。截至2021年11月29日,国内成品油市场共经历21轮调价窗口,其中14次上调、3次下调、4次不作调整,涨跌相抵消后,汽油、柴油分别累计上调2,000元/吨和1,925元/吨。
近年来,炼油行业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行业参与者增加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2020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8.9亿吨,同比增长6.63%,2011-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2%;与过去几十年以炼油为主的生产方式不同,近年来炼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化工原料需求增量明显。未来包括液化石油气、石脑油、乙烷等在内的化工用油将取代汽、煤、柴油,成为原油需求的主要增长点。
我国炼油结构将迎来深度调整
炼油产能逐渐过剩,行业开始考虑一体化建设以应对市场周期性变化,化学品收率超过20%。预计到2030年,油品需求基本达峰,原油将更大比例应用于生产化工产品。截至2021年底,全国炼油产能预计达8.93亿吨/年,较2020年同比净增1140万吨/年。增量主要来自浙江石化二期、大庆联谊石化及山东奥星石化,减量包括山东玉皇盛世、滨阳燃化、中海精细化工在内的三家地炼企业的装置拆除。
炼油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领域,近年来一直面临着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发展困境,“大而不强”问题突出。不过,专家看来,随着近年来相关引导及监管政策的持续发力,叠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炼油行业正向着良好的局面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炼油结构将迎来深度调整。
数据显示,炼厂原油加工量达到38.67亿吨,比上年增长4.8%,其中以欧美为首的OECD国家原油加工量达到1.72亿吨,增长了4%。
我国原油加工量突破7亿吨,比上年增长4.3%,比2019年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3.6%。预计2022年原油加工量将继续增长,但各地区原油加工量恢复情况将有明显差别,其中北美、亚太将在2022年超过疫情前水平,拉美、欧洲地区继续低迷,非洲、中东等地虽然继续回升,但距离疫情前仍有差距。
伴随石油市场回暖,新建炼化项目计划和重启项目增多,其中亚太地区仍然是新项目建设主要地区,约占全球新项目建设的46%,其次是美国,约占12%,东欧、俄罗斯和独联体(CIS)约占12%。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里提到,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按照这个要求,未来5年我国炼油产能的增长空间需要控制在12.4%以内,炼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为迫切。
未来该行业市场机会在哪?更多行业具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