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快讯】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 新的万亿级市场投资机遇正在到来 储能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

来源: 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2023-01-03 15:51:34

2022年,新型储能是个热词。在国内青海等多地的大型光伏、风电基地旁边,一个个集装箱外形的大型“充电宝”相继落地,为新能源电力提供“低谷充电、高峰放电”的储能服务。


【资料图】

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带动产业热度进一步升温。国家能源局预计,到2025年末,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年均增长50%以上。

业内普遍看好,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投资机遇正在到来。

随着光伏、风电比例的逐步提高,电力系统不稳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进行发电,因而受天气影响较大。与光伏发电因昼夜差异和短时波动存在更为明显的峰谷特性不同,风电消纳匹配性较差,可能存在连续数天大风或无风天气的情况。

截至2021年底,我国火电量占比为71.1%,水电占比14.6%,核电占比5.0%。风电、光伏较5年前增长明显,分别占全国发电量的7.0%/2.3%。

上层政策支持

2021年7月,国家能源局曾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文件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意见》中指出“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研究探索将电网替代性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回收”。

故建立健全的储能价格机制以及有效的“新能源+储能”项目机制将成为未来破局关键。通过“削峰填谷”,电网需要的发电设备调峰容量小,从而可以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经济效益都有益。

储能行业现状

在《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中,据CNESA预测,在政策执行、成本下降、技术改进等因素未达到预期的保守场景下,我国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市场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2026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53.3%;

在储能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理想情形下,预计2026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79.5GW,这意味着2022至2026年期间,新型储能将保持年均69.2%的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传统储能是储能市场中最主要的储能形式,其中抽水蓄能是最成熟、效率最高的储能技术,是当前大规模解决电力系统峰谷困难的主要途径,应用广泛,占了全球70%以上。

它储存能量大,能量释放持续时间长,技术成熟可靠。2021年8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征求对《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增加到300GW。但抽水蓄能选址困难,极其依赖地势;投资周期较长,损耗较高。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根据CNESA于2022年4月发布的《2022年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截至2021年底,已投运的全球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209.4GW,同比增长9%。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抽水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约180.5GW,占比86.2%,较2020年底下降4.1个百分点。新型储能(除抽水蓄能和熔融盐储热储能以外的储能方式,包括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钠硫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储能等)累计装机规模为25.4GW,同比增长67.7%,占比12.2%。

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仍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机规模占比达90.9%;压缩空气储能占比2.3%,铅蓄电池占比2.2%;钠硫电池占比2.0%;液流电池占比为0.6%。

2021年底,中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46.1GW,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抽水蓄能装机规模39.8GW,占比86.3%;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5729.7MW,占比12.5%,熔融盐储热累计占比1.2%。

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规模占比89.6%,铅蓄电池累计装机规模占比5.9%,压缩空气储能占比3.2%,液流电池占比0.9%,其他其他电化学储能(超级电容、飞轮储能)合计占比0.4%。

新型储能简介:钠电池与钒电池

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钠离子电池是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以钠离子嵌入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的一种可二次充电的电化学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研究在近十年内突飞猛进。2022年1月《“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钠电池被列在各类储能技术的首位。

钠离子电池在地壳中丰度较高且成本更低廉。根据2020年3月容晓晖发布的论文《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探索》,锂电池原料成本为0.43元/Wh,钠离子电池原料成本为0.29元/Wh,较锂电池成本低32.6%。

虽然钠电池核心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指标均弱于锂电池,但其成本优势仍使其在储能等下游应用场景具有较高经济性。

根据2022年6月胡勇胜等《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的结论,以铅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储能为例,采用模型计算各类电池在调峰应用场景下的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在计及电力损耗的情况下,钠电池的度电成本上限分别较铅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及三元锂电池低52.2%、32.4%、54.3%。

2022年是钒电池加速发展的一年。年初以来,全钒液流电池的项目规模迅速增长。由大连融科承建的首个国家级全钒液流电池示范项目的一期100MW/400MWh已进入并网最后阶段,并将于10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认为2023年全钒液流电池将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后续将加速拉动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我们重点看好电解液和质子交换膜两个环节。

2022年1-10月期间,包括备案、开工、在建、中标、招标等的全钒液流电池项目规模合计已达1.3GW/5.4GWh。其中,已经开工、中标和在建的项目合计超过2.0GWh,预计将于2023年逐步落地。

储能电池大容量化成升级主要方向

至2027年,全球新增储能出货规模预计达到678GWh,2022年至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亿纬储能总裁陈翔同样认可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0%的增速判断,并预期全球储能需求将在2030年前后进入TWh时代。

最为乐观的是锂电设备企业思客琦,该公司董事长付文辉预计,2025年储能出货量将达到600GWh,在2026年就或将进入TWh时代。

各家企业预计,五年后,中国、美国以及欧洲仍是最大的增量市场,大致均分全球约八成的市场份额。陈翔提示,可以关注新兴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澳大利亚、印度、中东及非洲等或将实现更高的增长速度。

细分结构方面,《蓝皮书》预计“十四五”期间,电力储能(发电侧+电网侧+工商业用户侧)仍将是国内储能电池最大的需求下游,单项目装机规模大,基建属性强是该领域最显著的特征;户用储能在未来2~3年仍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并在“十四五”期间替代通信储能成为第二大应用下游。

储能电池作为新基建,其初始投资成本高的特性,使投资者对度电成本、回本周期更为关注。二者有明显不同定位,储能行业应该,也必然是一条独立发展的赛道。陈翔亦指出,安全性与经济性是储能发展的关键,安全性是天然属性,经济性是发展动力。

目前,国内储能业主对储能电池的初始投资成本关注度较高。

根据亿纬储能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初,储能中标项目累计274个,规模约52.7GWh,中标单价约1.29元/Wh至1.75元/Wh,且普遍价格低于1.5元/Wh,业主关注投资成本,价格竞争激烈。

而在另一端,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蓝皮书》统计截至2022年三季度,国内储能锂电池均价已经达到0.95元/Wh,甚至1元/Wh以上。

未来,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新型储能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2-2026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关键词: 抽水蓄能 铅蓄电池 锂离子电池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