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毫米波雷达行业报告 毫米波雷达汽车后装市场需求规模及趋势分析
毫米波雷达作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传感器之一,是汽车电子领域投资机构关注的一大焦点。如今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定位上游,这对我国毫米波雷达产业的补链强链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将促进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毫米波雷达行业报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下,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加速落地,对于“万物互联”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毫米波雷达迎来了更大机遇,无论是老牌玩家还是新生创企都不断加强布局,并积极展开融资活动,以期获取更有力的资金支持。
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毫米波雷达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具有成像能力,体积小、机动性和隐蔽性好,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强.
毫米波雷达的研制是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50年代出现了用于机场交通管制和船用导航的毫米波雷达(工作波长约为8毫米),显示出高分辨力、高精度、小天线口径等优越性。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毫米波雷达的发展一度受到限制。这些技术上的困难主要是: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功率源输出功率和效率降低,接收机混频器和传输线损失增大。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毫米波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研制成功一些较好的功率源:固态器件如雪崩管(见雪崩二极管)和耿氏振荡器(见电子转移器件);热离子器件如磁控管、行波管、速调管、扩展的相互作用振荡器、返波管振荡器和回旋管等。此外,在高增益天线、集成电路和鳍线波导等方面的技术也有所发展。70年代后期以来,毫米波雷达已经应用于许多重要的民用和军用系统中,如近程高分辨力防空系统、导弹制导系统、目标测量系统等。
国外毫米波雷达实现产业化,国产毫米波处于起步阶段。从毫米波雷达的产业布局来看,系统目前是被海外的巨头控制着,例如大陆、博世、海拉等,核心元器件也主要被英飞凌(Infineon)、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亚德诺半导体等垄断。相比于国外企业,车载毫米波雷达在国内仍属于起步阶段。在24GHz雷达方面,国内少数企业研发已有成果,市场化产品即将问世;但在77GHz毫米波雷达方面仍属于初级阶段,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做到77GHz雷达的样机阶段,产业化进程仍待突破。其中深圳安智杰24GHz后向雷达已出货上千套,芜湖森斯泰克的24GHz雷达产品也已量产成功。此外雷科防务的“77GHz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成为百度阿波罗生态合作伙伴的首个国产毫米波雷达,目前已经实现批量生产。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毫米波雷达汽车后装市场需求规模
汽车后装市场是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服务,涉及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电子、汽车娱乐、汽车改装等多种领域的业务。
截至2021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按照每年0.2%的毫米波雷达汽车改装量,单车平均安装2个计算,2021年国内毫米波雷达汽车后装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120.8万个。
毫米波雷达汽车后装市场需求趋势
目前各个国家对车载毫米波雷达分配的频段各有不同,但主要集中在 24GHz 和 77GHz,少数国家(如日本)采用 60GHz 频段。由于 77G 相对于 24G 的诸多优势,未来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频段会趋同于 77GHz 频段(76-81GHz)。
77 GHz 在性能和体积上都更具优势。目前车载雷达的频率主要分为 24GHZ 频段和 77GHZ 频段。与 24GHz 毫米波雷达相比,77GHz 的距离分辨率更高,体积更是小了三分之一。2018 年,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纳入评分体系,从而将带动 77GHz 毫米波雷达在未来的市场需求。而从长远来看,77GHz 毫米波雷达的体积更小、探距更长,使得其较 24GHz 毫米波雷达将具备更大的市场空间。
图表:不同频率车载毫米波雷达对比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毫米波雷达汽车后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随着前装市场ADAS渗透率提升,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考虑以及汽车保险公司的推动,后市场对ADAS标定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同时由于ADAS标定需要基于汽车轮胎的定位,对后市场维修流程和检修设备的集中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ADAS智能检测标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对品牌和车型兼容能力、新车型的更新速度、易用和使用效率、标定准确度、便携性以及集成性等方面,目前能够提供ADAS智能检测标定产品的厂商较少。
毫米波雷达汽车后装市场重点客户分析
2020年3月27日,深圳承泰科技的77G前向雷达+右盲监测系统正式中标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车联网项目。承泰科技将协同平安集团,助力商用车安全驾驶,有效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承泰科技此次中标的产品为77G前向毫米波雷达+右盲监测系统CTRBS-102,该系统包括一颗77G前向雷达,一颗24G侧向雷达和一颗24G后向雷达,集ECU控制器、警示灯、蜂鸣器等为一体,组成多功能智能安全驾驶警示系统。相对于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响应时间短、环境适应性强的显著优势,它不受天气和能见度的影响,也不会因为传感器本身脏湿而影响性能。且相对激光雷达动辄上万的价格,承泰科技在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对标国外领先的毫米波雷达的基础上,将价格优化至百元。
此系统支持前向防碰撞、后向防碰撞及右侧盲区监测,具有探测距离远、FoV大、测角分辨率高、测速范围大的优势。具备两组CAN接口输出,支持24V的卡车供电模式,尺寸紧凑便于集成。解决了原有车辆右侧盲区检测系统视觉传感器受环境影响大的固有缺陷,极大的提高了大车右侧盲区检测系统的可靠性。
承泰科技凭借专业的研发能力、对标进口雷达性能的产品、相比进口雷达1/3不到的价格以及快速响应的技术服务获得各大主机厂、Tier1和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目前,承泰科技已经开始为五家以上的国内主要商用车主机厂提供毫米波雷达产品,销量近十万只。尤其是前向雷达产品,销量保持国内领先。
此次和平安产险的合作,是承泰科技在汽车后装市场的典型项目之一。预计在2020年,承泰科技仅在汽车后装市场的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就将超过5万只。
在汽车数量日益增加、国家政策法规亦要求不断提升汽车的安全驾驶的现实压力面前,承泰科技将继续用其领先的技术方案以及汽车毫米波雷达市场上的丰富经验,用极致性能、极小体积、极低功耗、易装易用、坚固可靠的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加稳定、先进和有针对性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
欲了解更多关于毫米波雷达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