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讯!广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来源: 互联网 巨潮资讯网 2022-12-16 09:01:12

广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如何?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劣势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


(资料图片)

广播是多点投递的最普遍的形式,它向每一个目的站投递一个分组的拷贝。它可以通过多个单次分组的投递完成,也可以通过单独的连接传递分组的拷贝,直到每个接收方均收到一个拷贝为止。

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

网络广播应该说是一种网络流媒体,它通过在Internet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运行特定软件再把节目传播出去,我们通过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和运行广播接收软件连接这些站点,然后就可方便地收听广播节目,还可阅读广播信息。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广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广播频率专业化已成为城市广播电台发展的趋势,各专业广播的职能细分是一个必然趋势,移动广播随汽车时代的到来也是广播媒体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向。但从私家车广播的现状来看,其更像是一支“杂牌军”,“内容包罗万象而又松散零碎的弱点逐步显露”。因此,私家车广播领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成熟、明确定位的私家车广播需要探索与磨练。以下是笔者对私家车广播的发展提出的设想。

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广播是获取信息价格最低廉的媒体。这与人们消费水平的日渐提高没有关系,因为即使消费水平再高,人们也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如今及今后一个时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拥有电脑,也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都能拥有电脑,而买个小小的半导体,或利用其他手段听到广播,则是很容易的事。

广播是靠声音来传播的。声音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传播了信息,还对这些信息融进了传播方的认识,从而对人们理解、接受信息提供帮助,加以引导。主持人主持节目的风格,对节目的把握,能大大增强节目的吸引力。他们对稿件的再创造、再提高,能对听众认识、理解、接受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

广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019年,移动广播市场,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形成了双寡头局面,遥遥领先于行业的其他平台。喜马拉雅FM在去年用户增量最多,在全球拥有4亿用户,在移动电台行业处于领头羊地位;居于次席的是蜻蜓FM,增量达到了11303万。荔枝FM经过转型后也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行业内坐稳了“三哥”的位置。凤凰FM、优听电台、尚听FM、酷FM则居于其后,处于第三梯队。

2021年中国广播节目制作时间为812.71万小时,较2020年减少了8.33万小时,同比减少1.01%;电视节目制作时间为305.96万小时,较2020年减少了22.28万小时,,同比减少6.79%。2021年中国广播节目播出时间达1589.49万小时,较2020年增加了8.77万小时,同比增长0.55%;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达2013.99万小时,较2020年增加了25.68万小时,同比增长1.29%。

根据巨潮资讯网数据显示,2022年9月A股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上市公司数量有25家,纳入计算的公司13家,其总市值为1148.8亿元;2022年9月A股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其行业净利润为28亿元,静态市盈率(加权平均)为41.05、静态市盈率(中位数)为77.24、静态市盈率(算术平均)为156.88。

公共广播系统的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前,公共广播系统已广泛存在于中国大陆广大农村和部队、机关、学校以及工厂、企业之中,主要用于转播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新闻、发布通知及作息信号。

现阶段,公共广播系统网络化进程已基本完成,而更多的传媒手段都开始向着深入运用靠拢,将实际操作方式和网络更完美的融合,以保证自己的竞争力和在科技浪潮之中的生存力。而随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持续推进,公共广播的传播方式内容也将渐渐的多元。

中国广播电视行业上市企业主要有东方明珠、华数传媒、江苏有线、电广传媒、广电网络、歌华有线等,从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来看,东方明珠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均要早于华数传媒、江苏有线、电广传媒、广电网络和歌华有线等。

近年来中国公共广播领域获得快速增长,行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真正突破目前市场竞争格局难度非常大。真正解决消费者的需求是关键,而不是仅仅扩大产能解决问题。行业增长速度快速。

目前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中国公共广播市场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市场上主要品牌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其它品牌市场占率较低,市场发展相对比较稳定,国产品牌依然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国际品牌发展较为迅速,不断开拓市场,市场份额出现了逐年递增的现象,国产品牌正面临着来自国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内公共广播市场上领先品牌占据着42%%的市场份额,国外品牌占为37%。

广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非常看好中国公共广播领域未来5-10年甚至更长的行业发展速度,毕竟中国对于广播需求越来越多,未来销售额成长空间较大。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广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关键词: 无线电波 公共广播系统 市场深度

你可能会喜欢: